Navigation

奥斯卡电影配乐大师范吉利斯辞世

此内容发布于 2022年05月20日 - 08:50

(法新社雅典20日电) 希腊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与世长辞,享寿79岁。他曾以1981年电影「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赢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受委任的律师事务所表示,范吉利斯17日辞世,但未透露死因。根据多家希腊媒体消息,范吉利斯是在法国染疫过世。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在推特上发文说,范吉利斯是「电子音乐的先驱」,「他搭着『火战车』展开他漫长的旅程」。米佐塔基斯写道,如今音乐界失去了这位国际大师。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也推文哀悼这位巨星殒落,并感谢他曾为NASA探索木星等任务作曲。

范吉利斯1943年在希腊中部沿海城镇阿格里亚(Agria)出生,本名Evangelos Odysseas Papathanassiou,幼时就对音乐产生兴趣,还会敲打锅碗瓢盆或把东西放到父母的钢琴弦上,实验声音的变化。

他从希腊民谣和东正教合唱音乐汲取养分,但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他后来说这有助于保留他的创造力。

范吉利斯起初加入希腊的摇滚乐团,但在希腊1967年发生政变建立军政府后,25岁时前往法国巴黎,加入年轻艺术家出走行列。离乡背井的他受到当时的新兴电子合成器领域吸引,让他创作的旋律更为丰富。

尽管与同胞卢索斯(Demis Roussos)合组的乐团「爱神之子」(Aphrodite's Child)于1970年代初期在欧洲「前卫摇滚」圈大放异彩,但走红伴随的商业表演压力让范吉利斯感到不自在,决定各自分飞。

范吉利斯1974年搬到英国伦敦,成立尼莫录音室(Nemo Studios),这个「声音实验室」在十多年内制作了他大部分的个人专辑。他也是在这里写出「火战车」的配乐拿下奥斯卡奖。这部电影叙述英国田径选手在1924年奥运为国争光的事迹。

范吉利斯曾说,这个作品的背后有一部分是向他的父亲致敬,因为他是一名热爱跑步的业余跑者。然而范吉利斯不太在乎此曲所享有的巨大人气,他当时告诉采访者:「这不过又是一首音乐。」

在横跨5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从太空探索、野生动物、未来主义建筑、新约圣经及1968年法国学运等多元领域与事件中汲取灵感。

范吉利斯为许多电影创作配乐,包括同胞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Gavras)执导的「失踪」(Missing),「南极物语」(Antarctica)、「叛逆巡航」(The Bounty)、「1492征服天堂」(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的「银翼杀手」(Blade Runner),以及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钥匙孔的爱」(Bitter Moon)与奥利佛史东(Oliver Stone)的「亚历山大帝」(Alexander)等。

范吉利斯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从广告音乐和电影配乐到精致的交响乐风格作品皆有,还与Yes乐团主唱安德森(Jon Anderson)合作过几张专辑。

范吉利斯曾为NASA的2001年火星漫游者号(Mars Odyssey)和2011年朱诺号(Juno Jupiter)任务写过音乐,也曾为戏剧和芭蕾舞曲创作,以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官方主题曲「足球圣歌」(Anthem),作品跨界无远弗届,获奖无数。

范吉利斯2018年根据知名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生前的讯息作曲悼念,欧洲太空总署(European Space Agency)并将此播送到太空。

更换密码

确定要删除个人资料?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周收到你应该了解的报道

现在注册,我们将头条新闻直接发送到你的电邮信箱中。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