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一年過去了,俄烏戰爭如此改變了瑞士

Ukraine
俄烏戰爭把瑞士重新推上世界外交舞台,但也把這個中歐小國推入風口浪尖-2022年10月,瑞士外交部長凱西斯(左)和烏克蘭總統泽连斯基在基輔的一次會議上。 Keystone / AP

從沒收俄羅斯私人資產到放棄中立: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瑞士面臨著過去無法想像的挑戰。但是,對於這個穩定的阿爾卑斯山國來說,變革的現實性有多大?我們從5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俄羅斯資產

瑞士還沒有為烏克蘭重建而給出任何俄羅斯資金。但國內外的壓力正在增加-這一點,從交涉者的語氣中就清楚可知。今年1月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瑞士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對於烏克蘭重建來說,被凍結的俄寡頭資金是一處”可能的資金來源”。但他同時補充說,瑞士政府若要這麼做,尚需設定法律基礎和國際上的合作。 

儘管措辭模糊,但外交部長的這一言論足以引發瑞士金融中心的緊張情緒。要知道,僅僅6個月前,這位自由民主黨出身的外交部長還曾對“徵用寡頭資金用以烏克蘭重建”的意向發出過強烈警告:當時,他在以“為烏克蘭重建確立原則”為主題的盧加諾峰會上說,這種做法將是一個”危險的先例”。 

上述態度的轉變突出了兩點: 

第一,瑞士不會採取主動或前瞻性的行動。這並不意外:尤其是涉及金融中心問題時,瑞士一貫採取防禦態度。在對俄製裁的問題上,瑞士在決定跟隨歐盟政策前曾經猶豫不決。對瑞士來說,這無異於“走鋼絲”:它既不想激怒美國和歐洲,又想盡可能避免其“金融安全承諾”(即世界各地的資產在瑞士不會被隨意支配)受到損害。

第二,戰爭令一個事實得以凸顯:相對於政治上的訴求來說,法律層面的操作更為複雜。瑞士憲法中有關於“所有權保障”的內容。瑞士大多數法律專家認為,徵用俄羅斯私有財產不具備法律依據。最近,由聯邦司法局領導的一個高級工作組確認了這一事實。 

相关内容
Der ukrainische Präsident Selenski am World Economics Forum

相关内容

没收取代冻结,在瑞士可行吗?

此内容发布于 许多西方国家都冻结了俄罗斯高官的资产,一些国家还正在讨论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将部分这些资产没收,用于乌克兰的重建项目,瑞士也流传着这种说法。

更多阅览 没收取代冻结,在瑞士可行吗?

公平地說,其他西方國家也沒有走得更遠。到目前為止,加拿大和克羅埃西亞已經宣布要將俄羅斯的私人資產提供給烏克蘭。所有其他國家仍在就此問題討論不休。壓力不僅來自烏克蘭,也來自東歐國家和美國。隨著美國眾議院多數派的更迭,這副“牌”又被重新洗過。共和黨人是否會支持對寡頭資金的廣泛徵用,這還打著問號。 

國際社會之所以對瑞士施加壓力,是由於這裡寡頭密集。據銀行家協會估計,瑞士銀行存有俄羅斯人大約1500至2000億瑞郎的資金。到目前為止,聯邦政府已經從受制裁的俄羅斯人那裡凍結了75億資產和17處房產。相比之下,在整個歐盟也只有約190億歐元被凍結。

據說,瑞士銀行中還存有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儲備金。根據聯邦國際金融事務國務秘書處的一份概況資料,該儲備金額度為俄中央銀行資金的2%。雖然這筆資金官方上將並未被凍結,但實際上可能也無法被轉移。一些法律專家表示,比起俄羅斯寡頭的私人資產,為沒收這筆錢找到或新設法律依據會相對容易一些。 

預測:瑞士有一天或許會邁出這一步-目前看來,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其前提是:這樣做具有國際法依據。 

瑞士武器 

瑞士禁止對瑞產軍事裝備進行再出口的政策讓西方國家頗感不滿。最突出的一例便是瑞士禁止德國向烏克蘭輸出獵豹式防空坦克(Gepard)的彈藥(此款坦克為德國出產,但其彈藥生產地在瑞士)。瑞士同樣也拒絕了西班牙和丹麥的類似請求。 

在幾經向瑞士問詢遭拒後,德國不久前宣布決定將此款彈藥的生產移至國內。這在瑞士引發了關於軍火工業勞動力的討論。其實,在整個經濟結構中,軍火工業可謂微不足道:其營業額在金屬、電氣和機械工程行業的佔比僅為2.5%。但軍火工產業在政治遊說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它自我維護的首要論據是:鑑於經濟原因,如果沒有出口,瑞士的軍火工業將無法維持現有規模,這將影響到瑞士武器的自給自足,從而將間接違背“武裝中立”的原則。因此,瑞士政界保守派對任何限制軍火工業的議案都反應敏感。 

瑞士的《戰爭物資法》禁止第三國將瑞士軍事裝備再出口到戰爭地區。一年前,該法內容剛剛得以嚴化。多年來,政治光譜中的左派和中間派政黨一直在對軍火工業施加壓力。目前,俄烏戰爭引發新動向:突然間,即使在左翼政黨中,也出現了就這種限制性政策的懷疑之聲。

預測:目前看來,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瑞士將在這一問題上有所行動。在聯邦層面,有兩項旨在建立相應法律基礎的政治議案正在審議之中。其中一項建議允許對瑞士武器的再出口設立特例:在特定期限內,且僅限於俄烏衝突個案。而另一項則以國際法為基礎,具有普遍效力:即武器的再出口應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或聯合國大會三分之二成員國就“衝突是否違反國際法”的評判相掛鉤。就俄烏戰爭來說,大會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判定。 

但是最近,上述議案在議會中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它們是否能贏得多數支持,還要取決於社會民主黨議員的態度。此外,德國左翼知識分子的新”和平運動”對瑞士政治風向也有影響。 

另一個問題是,對烏克蘭來說,修改法律是否還來得及?瑞士的民主十分耗時。就連很多國內的瑞士人也這麼認為。因此,左中右翼政治家們正在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進行公開討論。例如,建立一個“環形交換”的方案,即瑞士把停用的坦克賣回給德國製造商,這樣,這些坦克的使用在法律上便不受限制。德國接著可以將這些坦克提供給那些向烏克蘭供給坦克的國家,以便後者幫助烏方補充其軍事庫存。 

中立 

2022年2月底,當瑞士宣布採納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後,引起巨大的國際反響。這可能與瑞士躊躇良久才作此決定有關。

國際反應表明的重要一點是:國外並不理解瑞士的中立性。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制裁一直是瑞士外交政策的組成部分,而且按照慣例,這些制裁措施終會得以落實。

人們務必要弄清的一點是:瑞士並沒有把中立作為一項普遍原則來遵循,瑞士的中立是純粹軍事層面的中立。簡言之:瑞士不參與武裝衝突,也不向衝突各方提供武器。 1907年的《海牙協定》就是這樣規定的,瑞士官方一貫將此協定視為對中立定義的法律約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瑞士歷史上都發生過出於政治動機而違反《海牙協定》的行為。但這些向來都是孤立事件。在幾位專家看來,現在正在討論的《戰爭物資法》修正案(其初衷是為向烏克蘭間接運送武器“開綠燈”)-勢必引起對中立法的背離。蘇黎世大學國際法專家Oliver Diggelmann最近在接受《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採訪時說:”這樣做‘很瑞士’……我們假裝不知道,這會違反中立法。閉一隻眼,我們便可以緩衝國際壓力”。 

預測:右翼保守的瑞士人民黨目前正在為一項動議收集簽名,該動議希望通過修改憲法以確保對中立的狹義解釋。該動議被付諸公投幾乎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更有可能的結果是:回到原本的做法,即宣稱瑞士的中立性不可侵犯,但在發生危機時,則可根據需要另行解釋。 

但它是否能在公投中獲得通過尚不確定。更有可能的結果是:回到原本的做法,即宣稱瑞士的中立性不可侵犯,但在發生危機時,則可根據需要另行解釋。 

難民 

2022年,瑞士經歷了自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難民湧入。接收和融入部門已達到承受極限。僅僅是來自烏克蘭的庇護申請者就多達75000名,主要是婦女和兒童。與此同時,新冠疫情隔離政策解除後,來自其他國家的庇護申請者的人數也在增加:2022年,瑞士共收到大約24000份相關申請,而且申請數量還呈增長趨勢。 

瑞士向烏克蘭難民授予S類居留身份,允許他們在瑞士工作和正常生活。許多烏克蘭家庭最初被安置在私人家中,這種安排並非毫無問題,但到目前為止,公眾對烏克蘭難民的安置依然抱有積極態度,這一點在媒體中也不乏報導。 

當然烏克蘭難民的融入也顯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在勞動力市場方面。儘管烏克蘭難民的受教育水平很高,但他們當中,只有15%的人找到了工作。此外,在學校,教師資源亦愈顯匱乏。還有就是,對難民住宿問題的批評聲也越來越多,一些州不得不就此採取緊急方案。 

預測:鑑於今年是瑞士大選年,關於移民的政治討論勢必熱烈。對移民一向持批評態度的人民黨會對此議題尤其重視。然而,該議題的影響力尚小。在被認為是“瑞士政治標尺”的蘇黎世州議會選舉中,人民黨的席位數僅獲得了微小的增長。

能源 

去年夏秋,對本國能源安全的擔憂佔據了瑞士媒體的頭條位置。政府發起了全民節能運動。 

政府建議力求既不對民眾提出過多要求,又達到節能效果:比如,建議用淋浴代替沐浴。 

在秋天溫暖天氣和歐洲多層面干預(尤其是從海外進口液化氣之舉)的共同作用下,瑞士成功避免了能源危機。普丁天然氣禁運策略之影響並沒有預先擔心的那麼大。相應的,關於能源危機的討論在瑞士也略有冷卻。 

相关内容

而人們持續關注的是具有長期影響的能源話題,例如:新天然氣供應鏈的設立、熱泵行業的發展,以及生活成本的提高。瑞士的電價已經大幅上漲,這在物價上也有所反映。雖然瑞士的通貨膨脹率低於歐洲其他國家,但在今年1月,瑞士的通膨率仍然達到了不尋常的3.3%。一些黨派正在利用這種情況對瑞士的核淘汰及其時間安排發出質疑。 

預測:瑞士不會像其他國家一樣經歷新的核電熱潮。鑑於目前勞動力市場“乾涸”和技術工人的短缺的現狀,通貨膨脹將被雇主的工資措施所抵消。在瑞士並不存在社會動蕩的威脅。由於電價提高總有延遲,能源問題將再次成為國內政治討論的重要議題。 

俄烏戰爭也阻礙了聯合國機構的工作,多邊主義受到質疑。外交官們對這一困難局面的看法: 

相关内容
日内瓦

相关内容

深陷乌克兰战争交叉火力下的国际日内瓦

此内容发布于 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然而一年之后,这场冲突仍无结束的迹象。到底该不该孤立俄罗斯,以向其施压促其结束战争?这个问题令驻日内瓦的各个国际组织左右为难。

更多阅览 深陷乌克兰战争交叉火力下的国际日内瓦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梅·埃尔马迪·利希施泰纳

“汝欲和平,必先备战!”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俄乌战争迫使欧洲重新思考其安全架构。支持乌克兰是普遍论调,但也并非毫无争议。于此同时,在瑞士热议的话题:为了支持乌克兰,“软化”其中立原则。

183 留言
查看讨论

(編譯自德語:郭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