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中的欲望风景
从伯尔尼出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在崎岖的公路上看到了圣乌尔班的古修道院的两个尖塔,正值午后的时间,耀眼的阳光投射在修道院白色的大楼上,在周围一片田园绿野中闪闪发光,这一天的光芒充满神秘,因为中国现代派艺术大师秦风的个人画展在这里举行。
圣乌尔班古修道院始建于1194年,巴洛克式的庄严显而易见。进入其中,白色的拱形空间中,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排排画满水墨的扇子,白色的墙壁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水墨画作,古典的肃穆与现代的抽象相映成辉,竟然毫不牵强地珠联璧合。
欲望风景
这些震撼的画作来自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艺术家-秦风外部链接,他的画作在国际上已享有相当的声誉,苏富比和嘉士德拍卖行都非常推崇他的作品。
他的画以豪放的水墨印记构成随意的图形,在抽象中凸现意境。黑色的墨迹在白色的底面上肆意卷曲伸展,有纠缠,有挣扎,有释放……画面上喷泼的墨点将作画人的激情跃然纸上。
在他的画作《欲望风景》系列的一幅画前,秦风平静地讲述着,虽然用的是平稳的语调,但从话语中还是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激荡。“这幅画就像是两个人,比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这里面有人性的欲望,有针对权力与自由的争斗,相互之间是一种纠缠、争夺、撕扯的关系。两个国家的关系也是一样。”一画胜千言,一幅抽象的作品,其中的含义往往大于用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每幅画都是画家内心的展现,需要观赏者自己去理解。
他的画都是用粗大毛笔在大面积的平面上舞动,很多情况下是在地上作业,下笔入神。看起来似乎他的作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我作画之前都是先构思好的,然后才下笔,画出来的都应该是想象中的画面,否则就要放弃,重画。”
传统与现代
秦风生于新疆,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后来在北京开始职业绘画生涯,再后来移居美国。曾在德国任教,2007年创办北京当代艺术馆。多年的经历让他融会了许多多元因素,为他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开拓成当代艺术的墨变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秦风-墨变-欲望风景系列作品
“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这对我在艺术上的研究方向有很大影响。当我开始独立创作的时候,我研究了古埃及文明,古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及东方文明中一些符号学的知识,将它们整合,最后找到最适合我的符号表达,它兼容了国际性的元素,因此西方人更容易理解。”
这次个展中的许多画作都是他在瑞士创作的,所以这些作品的灵感源于来自瑞士的启发。
“我觉得瑞士与我的家乡新疆很像,也是这样的绿草原,夏天的天气也类似,也是一样质朴的民风,还有瑞士人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秦风这样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说。
秦风个展及简历
秦风此次在圣乌尔班的个展从6月7日展至10月底。
同时,秦风作品还将在巴塞尔艺术展中心(Art Basel)作为巴塞尔艺术展平行展展出(2015年6月14-21日)。
另外,他的作品还将参加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
秦风1985 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
1996年受德国柏林市政府邀请任艺术大使,曾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
2006年创建北京当代艺术馆。
2007年始任教于中央美院担任研究生导师(北京)。
2008年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员。
瑞士也是一个多文化、多语言地区,因此为什么瑞士人对秦风的作品情有独钟也就不难理解了。最早收藏他作品的欧洲人就是瑞士人。
中西合作
赫赫有名的秦风之所以与小小的圣乌尔班结缘,还要归功于艾希里曼夫妇(Aeschlimann),他们是圣乌尔班艺术项目(英)外部链接的创始人,为瑞士艺术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艾希里曼女士还是国际雕塑中心的成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策展人粟多壮,通过他找到了秦风,“一切始于偶然,我在北京见到了秦风,去了他的工作室,马上被他的艺术所感染,于是就想把他请到瑞士来,很荣幸他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果然,秦风的艺术很快在瑞士就引起了反响,在个展的开幕式上,圣乌尔班的古修道院中聚集了将近200多名来自各行业的社会名流,其中不乏当地艺术家。
来自温特图尔的画廊、制陶工作室负责人Evi Kienast表示:“这是她看到的最震撼的中国现代艺术,它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前瑞士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网络文化电视的创始人Roy Oppenheim在秦风个展开幕式上致词,他说:“他的艺术作品非常有意思,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多文化的氛围,他不仅熟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对欧洲现代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他的作品是一种艺术的扩张,是一种新的语言,他用毛笔描绘了人生经历,反映了现实。这对于欧洲人来说非常有冲击力,令人不知不觉地敞开心扉。”
策展人粟多壮告诉瑞士资讯:“秦风的个展是‘共振——从喜马拉雅到阿尔卑斯中瑞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激发情绪的一种心灵过程,而振动是一种激发能量的物理过程,在不同的空间,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产生共振。我们不是为了展览而做展览。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最需要的,是要与当地的人、当地的文化进行密切的交流和互动,哪怕是碰撞都没有关系。”
中国给瑞士的启发
在开幕式上,艾希里曼先生提到了今年恰逢中瑞建交65周年,而秦风的画展也恰好为这一重要的年份助兴。近年来中瑞之间除了贸易上的往来日益紧密之外,艺术上的交流也非常活跃。
艾希里曼女士对此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国家,效率非常高,这是我们瑞士值得学习的地方。”
离开修道院的时候,开幕式的晚餐还在进行,到访的客人还在享受中西式混搭的自助晚餐,席间有瑞士著名歌剧女高音助兴,歌声在庄严的百年老楼中回荡。
喧嚣被古老而厚重的大门关在里面,然而每个出来的人心中却依然荡漾着中国现代艺术激起的波澜。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