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餐饮业解封:入座就餐,须实名登记并提供联系电话

Measuring spaces in a restaurant
瑞士餐厅和酒吧将于5月11日(下周一)正式复工复市、恢复营业。顾客在入座就餐之前,必须填写姓名、联系电话、就餐日期和具体时间、就餐时所坐的桌号等信息。 Keystone

根据针对餐饮业所制定的新冠疫情防控安全管理方案,从5月11日起,瑞士居民能够再度光顾餐馆和酒吧,入座就餐,但前提是,顾客必须留下个人联系电话。

按照瑞士各大酒店及餐饮业协会于5月5日公布的业内复工复市方案,同行并同桌就餐的客人不得超过4位(家庭规模较大的-比如父母双方及其3名子女入座就餐-不受此限制);于此同时,桌与桌之间的间隔距离需至少达到2米。

此外,顾客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就餐日期和具体时间、就餐时所坐的桌号,均需由餐厅或酒吧记录下来。餐厅和酒吧必须将上述资料保留14天,到期悉数销毁。

这些经瑞士联邦公共卫生局以及联邦食品安全局双方磋商而制定的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追踪新冠病毒的传播链。然而,不少人担心此举有过分侵犯隐私之嫌。譬如沃州餐饮业协会主席Gille Meystre就在5月5日接受瑞士电视台RTS采访时表示,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联邦资料保护及资讯委员会(Federal Data Protection and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新闻发言人在接受瑞士纸媒《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采访时称,私人餐饮场所的任务,并不是要核实查证顾客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也不是让餐馆酒吧亲自去追踪感染者。因此,“原则上来说,收集顾客姓名和电话号码作为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应该在(顾客)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瑞士餐饮业于5月11日复工复市后,营业场所必须在顾客进门时,向其提供肥皂和水、或者手部消毒剂。

餐饮场所还必须遵循行业规定,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缩短员工与顾客的接触时长、以及取而代之提供其他类型的服务,以确保员工“尽可能地”降低感染风险。餐饮业协会也建议从业者在工作场所佩戴口罩,但并非强制性规定,餐饮机构可自由选择。


相关内容
新冠疫情:瑞士局势

相关内容

瑞士政治

新冠疫情:瑞士局势

此内容发布于 这里,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您实时更新报道瑞士疫情发展:追踪最新病毒感染数据、公告瑞士联邦防疫措施、介绍官方健康防护信息和重要咨询途径。

更多阅览 新冠疫情:瑞士局势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迁来瑞士的移民人数在持续减少。

相关内容

来瑞移民人数下降,服务业仍为主力吸纳

此内容发布于 移居瑞士的人数已出现下降。2025年上半年,净移民令瑞士的外国人口净增34’171人。联邦政府指出,这一数字比2024年同期减少了6792人。

更多阅览 来瑞移民人数下降,服务业仍为主力吸纳
瑞士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用户,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相关内容

患者安全

瑞士药监局警告: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药品监督管理局(Swissmedic)近日发布警告,称部分减肥产品为假冒、误导性或未经授权产品,可能含有未申报的有害物质,质量低劣或剂量不当,对健康构成威胁。

更多阅览 瑞士药监局警告: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周日工作有损人们的福祉。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团体“守护星期天联盟”(Alliance for Sunday)呼吁,不应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牺牲星期天。他们引用伯尔尼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周日工作有损人们的福祉,女性受影响尤为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调研发现,志愿服务能提升你自身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Just Eat外卖服务平台尝试用机器人送餐。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Just Eat已与一家瑞士企业合作,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外卖送餐服务。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