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被举报的仇恨犯罪发生在去年9月“人人都有婚姻权”公投前的那段时间。
Keystone / Salvatore Di Nolfi
2021年,LGBT+求助热线举报的仇恨犯罪报案数量增加了50%。由于担心存在大量未被举报的案件,有关组织再度呼吁建立全国仇恨犯罪汇报系统。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女同性恋组织(LOS)、瑞士跨性别者网络(TGNS)以及粉十字(Pink Cross)5月17日发布的仇恨犯罪最新报告,2021年共发生92起针对LGBTQ群体(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酷儿群体)的仇恨犯罪,比2020年增加了50%。
近半数报案发生在“人人都有婚姻权”公投前的四个月。去年9月,近三分之二瑞士选民投票支持给予同性伴侣完整的婚姻权与收养权。公投前仇恨犯罪增加的部分原因或在于LGBTQ群体及其支持者更容易辨认。
在报案者中,约80%受到侮辱或言语伤害,约30%遭到了肢体暴力。后一种情况比2020年有所增加,当时的仇恨犯罪中有18%涉及肢体暴力。来自年轻人(22岁以下)与跨性别群体的报案数显著上涨。
以上数据来自2016年启动的LGBT+求助热线,该热线记录在案的仇恨犯罪来自通过在线表格、电话、当面咨询和邮件形式的举报。但倡议团体警告称,考虑到存在大量未被举报的仇恨犯罪,这只是冰山一角。警方接到的报案不及仇恨犯罪的20%,而着手开始公布仇恨犯罪数据的只有苏黎世城市和弗里堡州。
粉十字组织的总负责人Roman Heggli表示:“未被举报的案件数依然极高,这不仅包括像苏黎世城市这样(LGBTQ)群体辨识度高的地方,还包括乡下。只有联邦层面的汇报系统才能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这是LGBT伞状组织多年来的政治宿求。”
由倡议团体组成的网络呼吁在即将于5月底开幕的联邦议会会议上,就针对LGBTQ群体的敌意制定全国性的反制计划。
相关内容
弱势租客-苏黎世搬迁浪潮最大受害者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研究显示,苏黎世的租客驱逐率为全国最高。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低收入的年长居民,他们会被迫搬离原本的住所。
更多阅览 弱势租客-苏黎世搬迁浪潮最大受害者
相关内容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夏天,洛迦诺电影节(Festival del film Locarno)将向成龙颁发荣誉金豹奖,以表彰这位“既是当代亚洲电影的重要人物,也是重新定义好莱坞电影规则的影响力人物”。
更多阅览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相关内容
瑞士员工工作满意度下滑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咨询公司盖洛普(Gallup)的一项调研,瑞士职场员工的整体情绪愈发低迷。
更多阅览 瑞士员工工作满意度下滑
相关内容
瑞士招聘:远程办公岗位创历史新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企业继续以远程办公吸引潜在员工。最新研究显示,瑞士提供灵活工作选项的岗位招聘数量创下新高。
更多阅览 瑞士招聘:远程办公岗位创历史新高
相关内容
瑞士男性承受社会地位压力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瑞典等国常年位居性别平等排名前列,但伯尔尼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这些国家的男性反而面临维持高社会地位的显著压力。
更多阅览 瑞士男性承受社会地位压力
相关内容
瑞士和中国呼吁就关税问题展开对话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与中国希望通过对话方式解决美国关税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和中国呼吁就关税问题展开对话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施瓦布受调查
此内容发布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被匿名信指控滥用公款,该论坛已就此展开调查。施瓦布旋即辞去基金会理事会主席职务,但否认所有指控,并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施瓦布受调查
相关内容
爱因斯坦效应太空实测,瑞士高精度仪器助力探索
此内容发布于
4月21日,欧洲空间局(ESA)将一组原子钟送入太空。它将被接驳在国际空间站(ISS)上,用以测试重力对时间流逝的影响。瑞士也参与了这项“空间原子钟组”(ACES)计划的研发。
更多阅览 爱因斯坦效应太空实测,瑞士高精度仪器助力探索
相关内容
日内瓦机场拟引入人脸识别技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法语区公共广播电视台RTS日前报道,日内瓦国际机场计划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以优化旅客通行流程并提升安全性。该项目目前尚待联邦政府批准。
更多阅览 日内瓦机场拟引入人脸识别技术
相关内容
瑞士人口到2055年或达1050万
此内容发布于
据联邦统计局(FSO)的最新预测,瑞士人口预计到2055年将增至1050万,这主要是由移民推动。
更多阅览 瑞士人口到2055年或达1050万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赞同方:允许同性结婚是迈向平权的一大步
此内容发布于
在走过7年漫长的议会程序之后,9月26日瑞士选民将对同性婚姻作出表决。对该议案的宣传活动总策划Olga Baranova来说,“这种无来由的歧视该结束了”。
更多阅览 赞同方:允许同性结婚是迈向平权的一大步
相关内容
说“同性恋是一种病”?小心违法!
此内容发布于
从现在开始,在瑞士发表恐同言论的人将会受到刑事制裁。在2月9日的全民公投中,选民投票赞成延申反种族歧视标准。新法生效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还能说,什么不能说? 律师Alexandre Curchod就此疑问给予了具体回答。
更多阅览 说“同性恋是一种病”?小心违法!
相关内容
恐同是一种犯罪,还是一种观点?
此内容发布于
歧视同性恋者仍能被接受吗?这是瑞士人民2月9日要回答的问题。极端保守派发起了全民公投,反对一条将同性恋恐惧(简称“恐同”)行为纳入犯罪的新刑事标准,因为他们担心这会侵犯言论自由。非异性恋捍卫者们正积极采取行动。
更多阅览 恐同是一种犯罪,还是一种观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