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在洛迦诺湖畔漫步的王小帅

swissinfo.ch

中国著名导演王小帅在第6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喜获价值5万瑞郎的“开放之门”影工厂(Open Doors Factory)制作奖,他又为计划筹拍已久的电影《我11》筹得一笔款项。

在上海电影节上曾因“炮轰”陆川、宁浩、魏德圣三位“票房过亿导演”而成为焦点的他,面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记者稍显谨慎,但依然不改对文艺片的初衷;他的下一部影片不排除将与法国明星美女苏菲·玛索合作。

在秀美的洛迦诺湖畔,正陶醉于瑞士意大利语区棕榈美景的王小帅导演接受了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的采访。

swissinfo.ch:您比其他中国导演都来得晚,手头正在忙于什么工作?

王小帅:我正在给电影《日照重庆》选景,9月中就要开拍了。

swissinfo.ch:电影拍摄计划《我11》是您设想的“三线三部曲”中的一部,您已经拍摄了第一部《青红》,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三部曲的构想吗?

王:我家是三线家庭,从上海去的贵阳。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但无论从文学还是影视上,对他们的表现都很少。所以我一直有把他们的生活搬上银幕的愿望。

《我11》应该算是第一部,反映童年生活的。《青红》应该是第二部,但因为种种原因,先拍摄了《青红》。第三部应该表现现代,可能是三线家庭第二、三代的生活。

swissinfo.ch:要想实现拍摄《我11》的计划,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王:我电影学院毕业、94年的时候就想做这部片子。但那时候因为“地下电影”等原因,所以没做成。

如今中国电影越来越商业化,市场也不错,这种个人化表达、记载历史的片子不是纯商业的,所以又比较困难。现在很多三线厂正在拆,物价也在涨,因此所需资金也在增加,这就更有难度了。

《我11》获得过法国基金和韩国基金的支持(注:本次又获得瑞士基金的支持),所以我想往后拖也不错,以后的时机会更成熟。

swissinfo.ch:您的电影从《十七岁的单车》开始就获得了欧洲影坛的注意,您认为是什么吸引了欧洲影人和观众呢?

王:作为中国人,我拍电影触碰的就是中国人的情感,西方观众对文化的了解都是通过这些吧。欧洲电影界还比较欣赏个人化的、特别的表现与表达方式。

swissinfo.ch:那您认为和中国相比,欧洲影片是不是更偏重艺术性?

王:欧洲本身的传统对艺术就比较注重。而中国对艺术、对文化的界定就与欧洲不同。中国的界定比较基于政府的声音,要强调主旋律,比如颂扬祖国和党,而不是个人化的。很多艺术家到解放后就没有什么好的作品问世,因为他们没法做个人表达了。

swissinfo.ch:您现在还想坚定地做“个人表达”吗?

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愉快的事情,但在中国比较艰难。首先是意识形态的问题,现在又演变成商业化的问题。

swissinfo.ch: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中国的总体物质条件还不够好?

王:对。中国正在进行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走了200年的路,中国要30年走完,所以无暇顾及(艺术)。

swissinfo.ch:但记录这个变化的过程,不是很有意思吗?

王:好多年轻导演都在记录这个过程,因为他们就身在其中,但在中国本土还没有一个(艺术的)空间。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急于见到商业利益,不承认远期的效果。

中国电影慢慢地被界定得很单一化-就是娱乐,你必须让我乐,是一种entertainment(娱乐产品)。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文化效应已经越来越薄弱,甚至(社会)是不需要。你给他,他就骂你:你没让我乐,没让我过瘾,就不行。

swissinfo.ch:这似乎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

王:对,这是电影如何存在延续和生存的问题。但是做电影会让人舒服、开心,拍电视剧是可以挣钱,但是很累,也可能拍着拍着就不高兴了。我认为让人愉快是很重要的。而且从本质上讲,人们是需要(艺术性电影)的,只是在政策、市场和观众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保护和反馈。

swissinfo.ch:那是不是没有找到那个突破点,既是大众需要的又是艺术性的?

王:对,目前不是很多人在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嘛,但是这比较难,要碰。

swissinfo.ch:听说苏菲·玛索非常希望和您合作,有计划了吗?

王:我手头有几个计划,其中一个在法国制作,但有中国的内容,法国演员可能会选苏菲·玛索这样被中国人所熟悉在法国也很有名的演员。

swissinfo.ch:您对瑞士和洛迦诺电影节感觉如何?

王:以前听说瑞士的风景很好,但没想到这么好。我是第一次来洛迦诺,风景太好,太舒服了。一个人来参加这个电影节,无论飞多远,都是值得的。

其次中国导演经常来,洛迦诺电影节在中国还是挺有名气的。不过我看到宣传牌还是非常吃惊,竟然是第62届了,历史和戛纳一样长。这应该是很舒服的一个电影节。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宋婷

作品:《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极度寒冷》、《17岁的单车》、《梦幻田园》、《二弟》。

生平:
1981-1985,北京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毕业。

1985-1989,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本科文学学士文凭。

1991-1993,福建电影制片厂。

1993,回北京。

1993,编剧、制片并执导独立电影处女作《冬春的日子》(35毫米黑白)。

1994,该片参加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及伦敦、希腊、南特、意大利等多个电影节,并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导演展并收藏。

获:意大利丝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希腊铁萨隆尼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金亚力山大大奖)。

1995-该片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并于同年岁末在BBC播出。

1996-执导第一部体制内电影《扁担姑娘》,该片历经3年的审查与修改于1999年获得通过。

2000-执导影片《十七岁的单车》(BEIJING BICYCLE)。

2001-该片入选第51届柏林电影节竞赛片单元,获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2004-执导影片《青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