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新展主题:“瑞士”语言的发展
瑞士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的最新展览名为“瑞士-多语的土地”(Switzerland, a land of languages),在苏黎世举办的本次展览将从9月15日持续至明年1月14日。
趣味十足的音频与视频导览,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探索了瑞士各个国家语言与方言的发展历程。
国家博物馆在9月14日的通告中写道,历史事件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宗教改革期间,德语区代表人物乌尔里希·慈运理(Ulrich Zwingli)用“本地语言”翻译圣经并出版发行,这种“本地语言”是接近苏黎世地区所讲德语的书面语。在如今的瑞士西部这片地区,宗教改革者讲的却不是当地方言,而是法国北部中产阶级所讲的法语。
几个世纪后,瑞士法语区的地区性方言几乎消失尽净,但在萨讷河(Saane/Sarine)对岸及瓦莱州的德语区,瑞士德语还主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多个因素造成了这些发展状况:压制、禁止、理想化、界定,以及神话化。
即使在今天,语言仍是个政治与情感问题-从土豆饼鸿沟(瑞士德语与法语区的文化分界线)到汝拉问题(关于讲法语的汝拉地区归属伯尔尼州抑或汝拉州的争议),从语言教育到年轻人的语言等。
相关内容
英语–瑞士的通用语:是好事,还是问题?
沃州笑星和政治学家Vincent Kucholl亲自为一个音频导览写了脚本,参观展示的观众将会发现各种解说、展品细节、录音及从视频里截取的音轨。
两位虚构人物-一名导游(法语版由节目主持人Vincent Veillon配音)和他的朋友Beat(由Vincent Kucholl扮演)-通过有趣的对话奉上了整个展览的内容。
展览也没有忘记那些虽在瑞士生活,但母语却不是某个瑞士国家语言的人,例如阿尔巴尼亚人、阿拉伯人、葡萄牙人或手语使用者。这些各不相同的视角显示出,语言即能成为一种资源,也能成为一种障碍,且有时会被人忽视。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