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为阿尔卑斯山放牧传统申遗
瑞士已经为在阿尔卑斯山上放牧的习俗提交了申请,希望这一传统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5月初到6月中旬,超过25万头奶牛会被牧民从其山谷农场赶至高山露天牧场-直到初秋,牧民们才会把牛群接回山下。
这是因为高山牧草为奶牛提供了绝佳的牧场,使其能产出用来制造各种著名瑞士奶酪的牛奶。
奶牛的平均攀爬高度为590米,其直线行程长达16.3公里-但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上,这一数字实则更高。
瑞士希望这一追溯至14世纪的传统能作为本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获得全球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将于2023年底宣布评选结果。
第8项非物质遗产?
瑞士已有7项传统习俗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一年一度的巴塞尔狂欢节、钟表制造工艺、沃韦酿酒师节与登山运动(alpinism)。
在阿尔卑斯山放牧申遗书中,瑞士联邦文化局强调该牧牛习俗有助于奶酪制作和歌谣等传统的传承。
此外,高山上的牛群队伍,尤其是秋季的赶牛下山,已经成了许多地区的盛事,常吸引游客前往。
游客们能看到头戴花环的奶牛,在身着传统服饰、用约德尔唱腔歌唱的牧民的带领下,穿过城镇。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