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琉森,原本可以成為瑞士的首都

琉森曾三次想成為瑞士的首都,首次嘗試雖然成功了,但卻好景不長。接下來的兩次失敗是因為琉森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儘管如此,琉森市和州對瑞士的民主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電影字幕通過Google翻譯從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观看本视频简体版请 点击这里 

1789年琉森的貴族宣布結束自己的統治,這在當時是破天荒的一次壯舉。 “貴族組成的政府被廢除了,”1月31日該市的統治者們這樣宣布,僅一週後,琉森舉行了議會的首次公民選舉。

3月1日,琉森國民議會正式舉行集會。

當時歐洲的政治風向由兩股強大的勢力主導:一個是領頭革命的法國,另一個則是保守的君主國奧地利、俄國和英國。

外部内容

法國當時大力提倡共和制的理念,自1795年一個資產階級督政府接管了法國以來,在荷蘭和意大利,分別形成了共和制形式。瑞士老聯邦也受到了這一思潮的影響,特別是像伯恩和巴塞爾等貴族城市的臣民都紛紛起義。

然而,1798年琉森卻成為了瑞士第一個推翻舊制的城邦。

海爾維蒂亞共和國

200多年來,琉森一直與法國保持著密切的軍事聯絡。當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琉森也得到了通知,而琉森貴族中的進步派也希望參與到革命的浪潮中去,儘管當時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alter mehrstöckiger Innenhof mit Säulen aus Stein
擁有拱形內院的里特宮是瑞士最美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之一。琉森共和國政府領袖盧齊烏斯·里特(Luzius Ritter)希望通過這座1557年-1564年期間建造的彷彿羅倫薩宮的建築來彰顯其地位。今天,這座建築是琉森州政府的所在地。 Nationalbibliothek/H.Lavater

而法國卻志不在此。

法國對通往意大利的直接路線更感興趣。對於法國來說,如果琉森仍處於中央集權狀態,能更容易確保直接抵達意大利的目標實現,因此琉森的共和國在兩個月後就失效了。

法國在被佔領的瑞士阿勞城內召開的國民議會集會上召集瑞士所有響應革命的州來參加,在這次集會上通過了第一部海爾維蒂亞憲法,儘管這是法國人的主意,但這裡其實並不是法國的真正感興趣的地方。

阿勞暫時成為海爾維蒂亞共和國的首都,但這個前帝王制城市的地域條件其實是極其不穩定的。僅僅幾週後,佔領軍就要求一些瑞士城市提交成為新首都的申請。巴塞爾、伯恩、弗里堡、索洛圖恩、蘇黎世和琉森都紛紛響應。

琉森在角逐中獲得了勝利。

琉森作為首都

於是,海爾維蒂亞政府進駐琉森湖畔的新址,琉森則成為驕傲的瑞士首都,有自己的旗幟、樂曲和貨幣!

這個系列由多部分組成,Claude Longchamp是一位見多識廣的人,在許多所到之處,他都能講出一段悠久的歷史故事。

作為研究機構gfs.bern的創始人,他將瑞士的政治研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準。今天,他是瑞士最有經驗的政治分析家之一,也是一位歷史學家。長期以來他一直以“城市漫遊者”的身份結合政治和歷史知識,在伯恩及其他城市提供歷史講解,受到熱烈歡迎。

在與Longchamp一起漫遊了伯恩之後,一位記者曾這樣寫道:“Longchamp是民主的演繹者”。

Longchamp也是一位充滿激情的部落客:在Zoonpoliticon中,他主寫有關政治的話題。作為“城市漫遊者”,他讓瑞士那些在民主進程中發揮過重要影響的地方“說自己的故事”。

但好景不長,因為君主帝國對法國發動了戰爭,戰火也蔓延到海爾維蒂亞共和國的領土上,針對目標雖然是琉森以北50公里的蘇黎世,但首都琉森的安危也受到威脅。 1799年5月底,海爾維蒂亞政府逃到了一個更安靜的地方-伯恩被設為新首都。

從1803年起-在一場短暫的內戰之後-海爾維蒂亞共和國啟用一部調和性憲法。伯恩再次與其他城市一起競爭首都地位,當時有6個理事州推舉了州政府負責人的人選,琉森也在此行列。

然而,1815年維也納大會為海爾維蒂亞的後拿破崙時代做出了決議,並未確定州長的人選,蘇黎世、伯恩和琉森被指定輪流主持議會會議,有關首都定址也隻字未提。

而琉森卻早已下定決心要成為首都。

首次失敗

琉森第二次成為首都的嘗試是在19世紀30年代。當時正值一個新時期:瑞士11個州成功發起了自由主義改革運動,州層面出現了代議制民主制度。

然而,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個新國家的自由主義終極目標卻未能如願以償,1832年,一份帶有代議制民主機制的聯邦共和國建國草案被上交給議會大會,其中也提議將琉森定為首都。

但事與願違,針對這項事宜的負面反應非常激烈,對於天主教保守派的各州來說,這一步跨得太大;而沃州則認為,這個提議的聯邦主義程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出乎意料的是就連崇尚自由主義的琉森本身自己也打了退堂鼓,原因是怕失去重要的關稅收入。

第二次失敗

1848年底,琉森第三次嘗試成為首都。當時瑞士已經是一個聯邦國家並有一部憲法,是一個代議制民主國家。

首先是政治中心,但通常也是行政、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國家元首或政府領袖的所在地。

聯邦,就像國家聯盟一樣,往往沒有首都,但有一個輪值的中心,充其量也是功能上有所區別的中心。

瑞士在1798年之前一直遵循聯邦制模式,有一個輪值或專設的所謂的地點來代替首都。自1848年以來,伯恩一直是聯邦首都,是政府和議會所在地,但最高法院不在這裡,經濟、軍事和文化都是分散管理。

除阿彭策爾州外,瑞士其他各州都有一個明確的首府。

然而,這一切也不是憑空得來的,中間經歷了內戰。所有信奉天主教保守派的各州都對新體制心懷不滿,琉森是這些天主教州的魁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後來城市中的風向發生了改變,自1841年以來,琉森州有了一個極端保守的政府,而琉森市,也是由一個效忠教皇的人以陳舊的方式進行管理。

一場保守民主派的對抗運動開始了,琉森、烏里、施維茨、下瓦爾登、楚格、弗里堡和瓦萊等州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特殊的聯盟,為維護聯盟成員州的天主教特性,反對聯邦國家的成立。

當這一預謀暴露之後,議會大會決定動用軍事力量平復這種抵抗,最後的戰鬥就發生在琉森城門口。最後自由派取得了勝利,他們接管了所有州的政治管理權-琉森州也不例外。

琉森州為了表現出支持瑞士聯邦國家成立的態度,新政府毛遂自薦成為首都,但最後未能如願以償,因為內戰之後,其他各州對琉森的成見過深。

伯恩成為聯邦首都,直到今天。

民主的助產士

儘管如此,琉森在瑞士民主的誕生過程中依然多次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畢竟瑞士之所以能推進民主化進程,是因為各州推翻了貴族的統治。

琉森的自由主義者在不知道該州的憲法將向哪個方向發展的情況下推動了共和國的民主化進程,琉森自由派政府在鄉村民眾運動中發明了公民動議制度,自1831年以來,一直寫在琉森州的憲法中。州憲法規定,通過公民動議制定的憲法在10年內不得修改。

1841年,保守派又挽回一局,他們也將一項公民權利帶入憲法:否決權。有了它,選民-當時只有男性,可以通過投票接受或廢除一項法律,當時缺席投票者被默認為贊同者。

這兩種公民權益用現在的眼光看,也完全符合民主規則,只是因為當時的投票不是以不記名形式投入投票箱,而是在廣場上舉行的地方議會集會上,面對面舉手投票,因為這有可能會導致投票人受到反對派或多數派的社會監視而只能算是一定程度的民主。

琉森州的理論家

這兩種公民權益的的發明都與一個叫Ignaz Troxler的人有關,他實際上是一名醫生,但他發起了琉森的自由主義改革運動。後來成為憲法學教授。保守派發明的否決權也與他有關。他可以說是一位基督教民主派的哲學家,這令他成為各種新興意識形態的代表人物。

但他最偉大的成就是1848年建議採納美國的兩院制議會模式,同時主張在民主制和聯邦制之間取得平衡。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深信,正是這種平衡促成了1848年瑞士聯邦制國家和民主制的建立。

今天,琉森市是瑞士最重要的旅遊中心。但它從未成為過一個民主制聯邦國家的政治中心。

(譯自德文:楊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