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体:尽管中国在崛起,但长远来看,自由市场经济更具优势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如果国家像控制APP一样控制经济,这就不是进步,而是畸形的倒退;中国一款名为《报复拜金女》的电子游戏引发对社会问题热议,暴露男性对女性独立的焦虑与抵触;各国对中国和印度药品的高度依赖可能给自身带来致命后果。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尽管中国在崛起,但长远来看,自由市场经济更具优势
8月8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以“尽管中国在崛起,但长远看,自由市场经济更具优势”为题进行了报道,文章以中国游客在西方国家的体验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由国家主导的高效、科技化的中国社会,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缓慢和繁琐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西方人到中国旅游,感觉自己身处未来;而中国人到我们这里,却感觉自己身处过去。”
NZZ
该报记者指出,中国的经济体制虽然自称为共产主义,但实际上是一个高度控制的混合体制,其工业和科技实力已成为全球领先者,然而,这种由国家控制推动的进步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胜利”,因为它牺牲了自由和创新的根基。
这位记者强调,真正的进步来自自由选择而非强制命令。自由市场经济虽然发展缓慢,但其开放性和对个人选择的尊重,才是持续繁荣的关键。他以苏联的失败为例,说明计划经济在初期可能取得突破,但最终会因扭曲资源配置而陷入困境。中国当前的电动车和太阳能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市场萎缩的问题。
中国游客可能希望有一个超级应用程序,让他们能够方便地在西方国家掌握一切。但是,试想如果国家像控制一个应用程序一样控制经济,这就不是进步,而是畸形的倒退。
NZZ
他指出,中国的崛起并非完全依赖控制,而是部分得益于市场机制的引入。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允许私营企业在竞争中发展,但近年来习近平加强国家干预,反而削弱了创新能力。这种受控经济虽带来便利,但也集中权力,限制自由,最终阻碍发展。
瑞士公共服务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外部链接曾在一篇报道中说,因目前经济的停滞状态,中国政府试图从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努力,可能削弱中央对经济的控制。改革进展缓慢,西方专家对此改革的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
NZZ最后在文章中呼吁,瑞士不能仅靠保守维持现状,而应积极维护经济自由空间。(NZZ外部链接/德)

把厌女症当作娱乐:中国新款游戏热背后的社会问题
8月2日,日瑞士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报道,中国一款名为《报复拜金女》的新电子游戏近期登上下载榜首,引发广泛争议。游戏讲述一名男子因遭女性欺骗而展开报复的故事,其中暗藏对一位已故网红“胖猫”的致敬代码。这位网红(本名刘杰)是一位年轻游戏主播,于2024年4月因情感纠纷跳江自杀。他的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针对女性的攻击,尽管警方澄清其前女友并无不当行为。
该事件揭示了中国社会中日益增长的性别紧张与孤独感。诈骗案件频发,尤其是所谓“杀猪盘”-犯罪团伙假扮女性诱骗男性转账。中国男性人口长期过剩,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约有3000万男性面临婚姻困境,尤其在农村地区,30岁以上单身男性难觅伴侣。
中国社会正面临性别关系的深刻转型,如何在保障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之间取得平衡,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NZZ
这一现象部分源于1980-2015年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性别比例失衡。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要求男性提供经济保障,如彩礼和住房,这加剧了年轻男性的压力。与此同时,女性则因教育水平提高和对婚姻角色的重新定义,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或不婚。2021年中国共青团调查显示,近44%的18-26岁女性不愿或不确定是否结婚。
尽管中国政府打压女权活动,但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已在文化领域显现。近期上映的女性题材影片和反家暴立法反映出社会在变迁。而《报复拜金女》这类游戏的流行,则暴露出部分男性对女性独立的焦虑与抵触。

“中国能在几周内使我们陷入供应危机”
瑞士电信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子信息平台Bluewin.ch 8月11日发布的、名为《中国能在几周内使我们陷入供应危机》的文章指出,各国对中国和印度药品的高度依赖可能给自身带来致命后果。
制药专家Nam Trung Nguyen发出警示: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药品供应短缺,比如手术可能因为缺乏麻醉剂而推迟。目前,瑞士已经缺货约700种药物,其中包括至关重要的抗生素和止痛药。
“德国的Stada公司在东欧投资时曾遭到嘲笑。如今,(这一决策让)他们比竞争对手更具独立性,同时受益于低廉的工资和良好的声誉。”
Nam Trung Nguyen,制药业专家
文章写到,全球抗生素产量的90%来自中国。2016年,一家中国工厂发生爆炸,导致全球70%的重要储备抗生素供应中断。如果中国利用这种依赖关系进行政治博弈,其他国家可能在几周内就陷入供应危机。
Nam Trung Nguyen认为,美国的关税战可能为制药业行业带来转机:一边,特朗普希望诺华和罗氏等制药巨头在美国生产,以创造就业机会;另一边,制药企业也希望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Nam Trung Nguyen建议制药公司把工厂建在政治稳定但成本低廉的地区,比如东欧或巴尔干地区。转移生产基地需要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但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这关乎所有人的健康。” Nam Trung Nguyen强调。(bluewin.ch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相关内容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相关内容
乌鸦太聪明?瑞士研发AI稻草人反制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8月21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