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逆风而行,为性别医学开辟新路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晚被确诊,且报告的药物副作用更多。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晚被确诊,且报告的药物副作用更多。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性别医学正努力走向主流,但资金缺口和政治阻力使其发展举步维艰。这并未让瑞士一群敢为人先的医生停下前进的步伐。

去年,卡洛琳·莱尔亨穆勒(Carolin Lerchenmüller)成为瑞士首位性别医学正教授时,她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表示,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吉祥物”。她的目标是让性别医学成为“一门真正完整的学术学科”。

这位来自苏黎世大学的德国心脏病医生日前在伯尔尼举行的首届瑞士性别医学研讨会上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起步阶段当然需要开拓者,”莱尔亨穆勒说,“但若想性别医学长期存续,就不能使其依附于某几个人的名声,而必须走向制度化。”

性别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承认健康与疾病会受到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影响,致力于将生物学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教育体系之中。

生理性别指染色体、激素及解剖结构等生理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疾病进展过程及药物代谢方式。社会性别则指社会与文化赋予的角色和身份认同,它影响人们寻求医疗帮助的方式、症状的表达与感知,以及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风险与压力来源。

资料来源:苏黎世大学

莱尔亨穆勒向瑞士资讯表示,该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瑞士性别健康协会正式成立,国家级性别医学研究项目已启动,在心脏病学领域纳入性别因素考量的指南草案已经出台。

但她指出,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正遭遇逆风。自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以来,他对职场与科研中的多元与包容政策发动了全面攻势。美国卫生与科研机构已取消对于数百个项目的资助,并删除了有关性别多元的网页和指南文件。在这种压力之下,制药公司也纷纷收缩在多元、平等与包容方面的倡导力度与目标。

相关内容
在卡罗琳·勒琴穆勒(Carolin Lerchenmüller)走马赴任瑞士第一位性别医学教授后不久,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在苏黎世见到了她。

相关内容

瑞士诞生首位性别医学教授,她将如何引领该学科未来变革?

此内容发布于 在卡罗琳·勒琴穆勒(Carolin Lerchenmüller)走马赴任瑞士第一位性别医学教授后不久,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在苏黎世见到了她。她坦言,想要完全了解女性对某些疾病呈现的症状和药物反应与男性有何差异、以及原因何在,还尚需时日-但这未必是坏事。

更多阅览 瑞士诞生首位性别医学教授,她将如何引领该学科未来变革?

虽然莱尔亨穆勒本人并未受到直接影响,但她向瑞士资讯表示:“当全球最大的公共资助方大幅削减资金时,所有人都会受到波及。”

不过,她依然保持乐观,因为众多人士正积极推动性别医学向前发展。莱尔亨穆勒指出,许多美国专家如今更加希望与欧洲同行展开合作。“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努力呼吁各界决策者重视这一议题,如今瑞士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正日益凸显。”

这一趋势在10月20日至21日于伯尔尼举行的首届瑞士性别医学研讨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公共部门的约280名代表参加了这场为期两天的会议,其中12%的参会人员来自瑞士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性别医学专家卡洛尔·克莱尔(左)、卡洛琳·莱尔亨穆勒(中)与凯瑟琳·格布哈德(右)。
性别医学专家卡洛尔·克莱尔(左)、卡洛琳·莱尔亨穆勒(中)与凯瑟琳·格布哈德(右)。 Swiss Gender Medicine Symposium/Sandra Blaser

艰难前行

瑞士的性别医学领域仍面临重重挑战。除了来自美国的政治阻力外,该领域可获得的资金极为有限。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于2023年底启动了首个“性别医学与健康”科研计划,预算为1’1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9’900万元),仅占其年度约10亿瑞郎预算的一小部分。共有389名研究人员提交了约140份研究提案,但最终只有19个项目获得资助。

“提案数量表明瑞士科研人员不仅对此领域兴趣浓厚,也具备开展研究的能力,”莱尔亨穆勒在研讨会上表示,“我们需要的只是更多的资金支持。”

与苏黎世动物园两年耗资5’7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5.13亿元)建造的大象园相比,这五年仅1’100万瑞郎的预算简直微不足道。巴塞尔“女性脑科学基金会”(Women’s Brain Foundation)创始人、神经科学家安东内拉·桑图乔内·查达(Antonella Santucionne Chadha)指出:“面对如此复杂且影响深远的课题,这点投入简直可笑。我们欠女性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

相关内容
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整个欧洲在内的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转变,即全面审视和彻底颠覆传统上以男性为主导的医学研究方法,并在研发药物时将女性纳入考量范畴。 

相关内容

药物研发迎来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颠覆性变革

此内容发布于 药物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或许和作用于男性体内的药效反应截然不同,然而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人们却往往很少考虑到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因素。现如今,包括瑞士在内的部分国家正掀起一场变革风暴,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

更多阅览 药物研发迎来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颠覆性变革

对在该领域长期落后于他国的瑞士而言,这项国家级科研计划仍具突破意义。尽管瑞士部分高校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开设性别医学课程,但直到近几年才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和教授职位,远落后于美国、德国和瑞典等国高校。

消除性别二元对立

勒尔亨穆勒指出,当前最大挑战仍是让公众真正理解什么是性别医学。

“对某些人来说,‘性别’一词可能颇具争议,但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理解这个词在医学语境中的含义,”勒尔亨穆勒解释道。

对伯尔尼小岛医院(Inselspital)的外科医生吉多·贝尔迪(Guido Beldi)而言,考虑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方面的因素,不仅切合实际,更关乎生命安全,尤其是在肝脏移植领域。

相关内容
美国市场贡献了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近半数的全球营收。

相关内容

药品获取

特朗普“反多元”政策波及全球研发,瑞士药企也扛不住?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对多元、公平与包容(DEI)理念持续关注的当下,特朗普政府却掀起“反多元风暴”,其余波正波及全球药企。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行政命令,瑞士两大制药公司罗氏与诺华正在重新调整其关于“多元、平等与包容”的全球目标。

更多阅览 特朗普“反多元”政策波及全球研发,瑞士药企也扛不住?

他举例说,男性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释放得更快,这能在手术中血压下降时起到保护作用;而女性分泌皮质醇(主要的“压力激素”)的时间更长,这有助于术后恢复,也许正因为如此,女性通常术后恢复得更快。

性别差异远不止解剖结构那么简单。贝尔迪在研讨会上指出,女性患者通常更晚被转介手术,也较少获得最先进的手术方式。“患者的生理性别决定其对手术的反应;而社会性别则影响治疗的时机与方式,”贝尔迪强调。只有将生理与社会因素一并纳入考量,方能确保患者获得个性化医疗。

但贝尔迪指出,关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差异的认知仍存在诸多空白,尤其不同年龄段的差异需要深入研究。

瑞士的性别医学先行者们深知,“性别医学”这个词在政治上仍具有敏感性。他们希望能把研讨会办成年度盛会,不仅面向医疗专业人士,也让政界与商界领袖共同参与。

“在瑞士,谈论性别话题仍有引发舆情的风险,尤其看到美国现状时更需谨慎,”洛桑大学家庭医学与公共卫生中心(Unisanté)的医生、国家性别医学科研计划指导委员会主席卡洛尔·克莱尔(Carole Clair)说道,“我们需要消除性别议题中的二元对立现象。”

在中国,女性在就医环节与男性有“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双重差异。以跨国与中国本土研究为基础,近年的循证证据不断指向同一事实:女性的健康需求更细分、更复杂,医疗体系需要因性施策、因人而异。

在临床层面,心血管病呈现明确的性别差异,中国人群数据也有体现。2024年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中国成人队列研究提示,传统危险因素与心力衰竭的关联在男女之间并不相同,这意味着女性可能需要不同的风险评估与干预阈值。

精神健康方面,女性抑郁患病率与症状严重度普遍高于男性,中国数据与国际证据相互印证:基于中国样本的研究显示女性在各年龄组抑郁负担更重;更年期前后激素波动也显著影响情绪障碍风险。

社会性别与家庭角色也深刻影响女性的就医路径与时机。基于全国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女性在预防与诊断性服务的利用更频繁,但在某些治疗性服务上未必占优;保险制度层面,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偏向“正式就业”,女性因正式就业比例较低而更易面临保险获取不均衡的问题,这会进一步影响其延迟就诊与负担能力。

(编辑:Virginie Mangin/sb,编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gj)

更正: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年度预算约为10亿瑞郎,而非4700万瑞郎。此外,UniSanté并非于2019年开始开设性别医学课程,而是早在2005年便已开设。2019年,该机构设立了健康与性别专业。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