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家:美中新贸易共识仅是隔靴搔痒
(法新社华盛顿21日电) 美国和中国上周末达成妥协,降低贸易战的威胁,但分析家认为所谓的「共识」仅是隔靴搔痒,美方几乎没使中方有所让步,距离解决重大分歧还很远。
双方19日均表示将致力减少美国对中国节节攀升的贸易逆差,这也是美国总统川普的主要要求之一。为达目标,中国将「大幅」增加对美国产品与服务的采购,以及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然而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Eswar Prasad)说:「令人诧异的是,两轮密集磋商结果顶多是暂时休战,而贸易和其他经济议题上的基本分歧仍未解决。」
外交关系协会(CFR)贸易专家奥登(Edward Alden)也认同。他说:「我认为这充其量只能算非常初步的协议。」
美中贸易逆差去年达3750多亿美元,中国承认有必要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货品贸易逆差后,似乎让川普政府准备好宣告胜利。
然而分析家今天指出,其中明显缺乏细节和金额。
根据奥登,川普团队赢得「中方含糊承诺」采购更多美国产品与服务。
牛津经济公司(Oxford Economic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也在研究简报中写道,中方并未因美方施压而屈服同意将贸易逆差砍2000亿美元,他称这项要求「实际上几乎不可能」。
外交关系协会的奥登在川普今晨推文吹嘘「中国已同意『额外』购买大量农场或农业产品」后表示,现实与川普推文所言不符。奥登还说,倘若川普政府从北京方面取得的承诺就只有19日对外宣布的那么多,「那么这是川普政府一大败仗」。
奥登表示,将美对中农业产品出口增加视为一大胜利,实在「荒谬可笑」。他说,问题从不在此,而是在技术和科技发展方向。
奥登说,19日宣布的「共识」,应该放在川普6月12日可能与北韩领导人金正恩举行高峰会的背景下检视。
由于中国是北韩主要盟友,奥登说:「我确实认为这场即将登场的川金会是一大因素。要在北韩方面取得成功,中方合作非常重要。因此我认为,他们是希望高峰会前避免贸易冲突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