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瑞士联邦政府表示,全球安全环境日益恶化。
瑞士联邦政府表示,全球安全环境日益恶化。 Keystone-SDA

据瑞士政府称,瑞士今年面临的安全威胁正在加剧。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近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发布了威胁报告,重点关注乌克兰战争,中美对峙,间谍活动以及圣战主义。

报告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继续破坏欧洲安全。在近东(Near East,一个政治地理术语,一般是相对中东、远东地区而言的概念,指距离西欧较近的国家和地区)及中东地区,局势仍不稳定,武装冲突不断。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日益升级的对抗成为全球的主要趋势。联邦政府分析指出,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国可能对其外交及安全政策利益的界定更加严格。

最后,间谍活动越来越重要,瑞士尤其受到影响。在瑞士国内,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十分严重,尤其是圣战运动以及年轻人在网上的极端举动。

截至2025年5月初,全球已发生多起重大安全威胁事件,涵盖恐怖袭击、工业事故、基础设施瘫痪等。代表性事件包括:

巴基斯坦火车劫持事件(3月11日)
巴基斯坦分离组织俾路支解放军在俾路支省锡比市劫持一列火车,挟持数百名人质。事件导致71人死亡,包括33名袭击者、30名平民和8名巴基斯坦武装安保人员。

尼日尔科科鲁镇清真寺袭击(3月21日)
在尼日尔西部蒂拉贝里大区的科科鲁镇,一座清真寺在祷告时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44人死亡、13人受伤。袭击者疑似极端组织成员,事件发生地靠近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边境,是恐怖活动频发区域。

印度帕哈尔加姆袭击(4月22日)
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事件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伊朗沙希德拉贾伊港爆炸(4月26日)
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发生严重爆炸,造成至少70人死亡、1242人受伤。爆炸源自港口货柜区,疑因存放危险化学品引发。

伊比利亚半岛大规模停电(4月28日)
西班牙和葡萄牙全境发生大规模停电,交通和通信服务严重受影响。初步调查未发现网络攻击证据,但具体原因尚无定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一到月底,钱包见底。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