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使馆遭火攻 伊朗强硬派未蒙利先受害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1月06日 - 22:05
(法新社德黑兰7日法新电报导)沙乌地阿拉伯驻伊朗大使馆日前遭愤怒群众火攻,利雅德当局一怒之下与伊朗断交,外界最初认为这是与伊朗总统罗哈尼作对的强硬派一大胜利。
但分析师说,伊朗下月即将举行国会选举,这起事件可能助温和派的总统罗哈尼(Hassan Rouhani)一臂之力,以应对保守派的压力,以及致力重拾伊朗的国际威望,而罗哈尼的对手最终恐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即使类似的事件在过去也曾上演,譬如英国驻伊朗使馆2011年遭袭击,但罗哈尼这回处理的方式却截然不同。这回他痛斥攻击沙国使馆群众为「不法分子」。
这起冲突损及罗哈尼致力在中东与各国推展关系,以协助伊朗脱离相对孤立局面所作的种种努力。罗哈尼频频出击,意图带领伊朗走出孤立,伊朗去年与世界列强敲定核子协议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罗哈尼政府至今坚持对沙国处决着名什叶派教士尼姆(Nimr al-Nimr)的批评。沙国大动作处决行动,让伊朗群情激愤,对沙国驻德黑兰和麦什赫德的使领馆展开攻击。麦什赫德是伊朗第二大城。
由于沙国的盟友也相继切断或降级与伊朗的外交关系,这起冲突不仅降低罗哈尼与阿拉伯国家往来机会,也让极力阻扰罗哈尼力求与各国和解的反对人士受惠。
与伊朗外交部长查瑞夫(Mohammad Javad Zarif)关系密切的政治策略专家墨希比安(Amir Mohebbian)向记者说:「沙国使馆的反应让局势丕变,情况不利我们,反而有助沙国和基本教义派。」
他说:「不仅是伊朗,世界各国的舆论也都谴责沙国,但基本教义派的行径让伊朗在处理与西方国家和中东各国的关系时,置身更加不利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