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出走3年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势与中国对决
(法新社日内瓦14日电) 美国在出走3年半后,即将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2018年,美国前总统川普戏剧性退出人权理事会后,中国趁机扩大影响力。美国这次回归,势必产生对决局面。
联合国今天选举人权理事会新成员,以无记名投票产生,成员每届任期3年,新一届任期自明年1月1日展开。投票不会面临竞争,18个候选国家会选出18席。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负责加强推动全世界人权保护,处理违反人权情事,并提出建言。
川普于2018年以长期对以色列存有偏见、食古不化缺乏改革的理由,退出人权理事会。中国则趁美国退出期间,在人权理事会大展手脚;如今华府在总统拜登主政下重返人权理事会,势与中国正面对决。
一名欧洲外交官告诉法新社:「中国和那些基本上反人权的国家,以欧洲人的认知而言...就是反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人权。这不是新趋势,但无可否认这股势力正在成长。」
近年来,中国及其伙伴包括白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一再发出联合声明,声援北京在香港、新疆和西藏的举措,并谴责在西方国家的「违反人权」情事,包括指责加拿大对原住民的作为。
面对越来越两极化的局面,有人担心华府重回人权理事会,壁垒情势将更加激化,会见到人权理事会一分为二,一派亲美、一派亲中。
日内瓦智库「环球人权团体」(Universal Rights Group)执行董事李蒙(Marc Limon)表示,自从美国今年初以观察员身分重回人权理事会以来,「美国基本上只聚焦于一件事,那就是中国」。
李蒙说,那些攻击指责和中国的报复行动,「将吸走人权理事会其他重要工作的能量」。「很多国家都受够了,他们不想见到人权理事会被两大地理政治强权所把持。」
李蒙敦促美国将焦点放大,以赢回开发中国家支持。这些国家在美国缺席期间,已经向中国靠拢。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大使陈旭13日对媒体表示,希望华府重回人权理事会后,应「进行建设性对话,别将人权议题当作政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