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欧洲首位女性守夜人守护洛桑万家灯火

27-year-old Cassandre Berdoz
现年27岁的卡珊德拉·贝尔多兹(Cassandre Berdoz)是洛桑圣母大教堂的新任官方夜间值守者。 Noura Gauper

每天晚间,洛桑的守夜人都会拾阶而上,攀爬到古色古香的大教堂钟楼顶部,每小时整点报时一次,这一传统迄今已沿袭600年之久。而现如今,这项夜间值守工作首次由女性担当。

洛桑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于8月26日宣布外部链接,现年27岁的卡珊德拉·贝尔多兹(Cassandre Berdoz)已接替卸任的前辈勒内·豪斯勒(René Hausler),担任该市新一任守夜人之职,而当地这一岗位可追溯至1405年。

作为目前欧洲仅存屈指可数的几名守夜人之一,其工作职责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在火灾危急时刻向洛桑居民发出火警信号,而是需要帮助当地居民掌握时间。

贝尔多兹将遵循惯例,一如既往地在晚间10点到凌晨2点之间爬上钟楼,采用传统呼唤方式为居民报时。“C’est la guette! Il a sonné dix…Il a sonné dix!”(“这里是守夜人!当前时间晚上十点整……当前时间晚上十点整!”)她的工作还将得到五名“替补队员”的支持。

外部内容

“自打我记事起,这个传统就让我深深痴迷,我一直都想做个守夜人,”她在8月26日接受瑞士新闻通讯社Keystone-SDA News Agency采访时称。

洛桑当局表示,由女性担任这一职位,在当地历史上尚属首次,“因此算得上是在沿袭传统的同时,又赋予它演变、进化的空间”。当地政府在两年前瑞士全国范围女性大罢工落幕之后对外宣布了将守夜人工作交予女性的这一决定。

欧洲悠久传统

根据官方资料记载,洛桑继1405年附近区域突发大型火灾之后首次设立了“守夜人”这一工作岗位,不过人们普遍认为,这一传统可追溯至更早的时期。

自1275年这所蔚为壮观的哥特式大教堂竣工到17世纪期间,相继六场大火屡次摧毁了洛桑市大部分地区,造成数百人丧生。因此,守夜人最初的工作职责是要留意市内是否冒出烟雾的蛛丝马迹,从而在必要时刻拉响警报,此外还需为居民提供整点报时服务。

1880年,当局做出了取消守夜人火情监控工作职责的决定,尽管如此,依然需要有人为这所建造于15世纪的古老大教堂的时钟上发条。从那时起,当局就成为了这个礼仪性职位的坚定捍卫者。

如今,欧洲境内仅剩下63个仪式性夜间值守者分布在9个国家工作,而洛桑守夜人也是唯一一名需终年在钟楼上整点报时的人。在瑞士,沙夫豪森、比绍夫斯采尔以及莱茵河畔施泰因小镇也都有守夜人守护着万家灯火。

据欧洲守夜人行业工会(European Guild of Night Watches)介绍,在欧洲,此前还从来没有女性担任过官方守夜人一职。

相关内容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士联邦食品科技农业研究所要解决的挑战在于,乌鸦等鸟类很快会习惯号角、稻草人或气球等声效驱鸟手段。

相关内容

乌鸦太聪明?瑞士研发AI稻草人反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食品科技农业研究所(Agroscope)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来智胜乌鸦类鸟群。目前,该机构正在测试一种系统,以更有效地预防乌鸦和白嘴鸦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更多阅览 乌鸦太聪明?瑞士研发AI稻草人反制
楚格的“加密谷”迎来来自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新成员。

相关内容

中国加密货币巨头进驻瑞士“加密谷”

此内容发布于 楚格的“加密谷”又迎来一位新成员。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Jucoin将把其欧洲总部设在巴尔(Baar),该公司于周三(8月6日)宣布了这一消息。

更多阅览 中国加密货币巨头进驻瑞士“加密谷”
熊群再次徘徊瑞士境内已有二十年。

相关内容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此内容发布于 棕熊这种掠食动物曾在瑞士遭遇过灭绝,但在2005年7月25日,也就是整整20年前,有人在瑞士目击到一头熊,这是它们在101年之后首次现身瑞士。

更多阅览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相关内容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此内容发布于 欧洲酒店业正将Booking.com告上法庭。1万多家酒店参与了一项集体诉讼,要求这家旅游平台赔偿其多年来强迫实施价格限制所造成的损失。

更多阅览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越来越多的儿童对腰果有过敏反应。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过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7月29日发布消息称,欧洲过敏登记数据分析显示,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出现过敏反应。而成年人则极少受到影响。

更多阅览 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过敏
受气候变化影响,土拨鼠如今迁至更高海拔生活。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此内容发布于 土拨鼠如今生活的位置平均比40年前上移了86米。不过,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它们的生存“天花板”并未改变,它们至今仍无法越过海拔2700米的界限,而这一限制早在1982年就已存在。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中小企业难觅员工,“员工议价能力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员工议价能力增强与缺勤率上升使这一难题愈发棘手。

更多阅览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