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卢加诺乌克兰重建会议上通过视频讲话。
© Keystone / Michael Buholzer
讨论乌克兰战后重建问题的国际会议在瑞士南部城市卢加诺召开,旨在就该国的复苏拟定一部宪章。
此内容发布于
-
English
en
Swiss conference focuses on Ukraine ‘reform,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原版
更多阅览 Swiss conference focuses on Ukraine ‘reform,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
Español
es
“Reforma, resiliencia y recuperación” de Ucrania, en el corazón de Lugano
更多阅览 “Reforma, resiliencia y recuperación” de Ucrania, en el corazón de Lugano
-
Português
pt
Conferência suíça se concentra na “reforma, resiliência e recuperação” da Ucrânia
更多阅览 Conferência suíça se concentra na “reforma, resiliência e recuperação” da Ucrânia
-
日本語
ja
スイス大統領「持続可能な復興を」 ウクライナ復興会議が開幕
更多阅览 スイス大統領「持続可能な復興を」 ウクライナ復興会議が開幕
-
العربية
ar
مؤتمر سويسري يُركـز على “إصلاح وصمود وتعافي” أوكرانيا
更多阅览 مؤتمر سويسري يُركـز على “إصلاح وصمود وتعافي” أوكرانيا
-
Русский
ru
Реформы, устойчивость Украины и ее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е: темы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в Лугано
更多阅览 Реформы, устойчивость Украины и ее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е: темы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в Лугано
-
Українська
uk
Реформи, стійкість та відновлення Україні — теми міжнародної конференції в Лугано
更多阅览 Реформи, стійкість та відновлення Україні — теми міжнародної конференції в Лугано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呼吁各位与会代表就一份《卢加诺宣言》达成协议,以促成乌克兰可持续的复苏。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径迫使我们团结一致,下定决心面对这场战争,并承诺在通向可持续复苏的漫漫长路上支持饱受考验的乌克兰人民,”今年担任瑞士总统的卡西斯于周一(7月4日)表示。
“在这段充满恐怖、肆意破坏与悲伤的时期,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大家的共同意愿-要给予乌克兰人民希望,使他们有望恢复拥有自决权的生活、和平以及光明的未来。虽然道路漫长,但为战争结束做准备永远不嫌早。”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从基辅通过视频在大会上发言,他指出“俄罗斯的战争不仅仅是试图占领我们的国家,也是对欧洲体系的挑战。因此乌克兰的重建不仅仅是区域性事务,而是整个民主世界的任务”。
在俄罗斯于2月入侵乌克兰之前,本会议原定为乌克兰改革会议,现改为乌克兰重建会议,为期两天。多位国际政治家与会,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气候协议
卡西斯提到,本次会议也应继续讨论原定议题,协助引导乌克兰的各项政治改革。
他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这些努力,尤其是在打击腐败、提高透明度与司法独立等方面,不能因为战争停滞不前,这点至关重要。”
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米加尔(Denys Shmyhal)及数位该国议会代表亲自参加了会议。瑞士议会议员于周一在会议上与乌克兰议员会晤,共商两国间未来的合作。按计划乌克兰代表团应在同日下午会见民间社会成员。
会议期间瑞士环境部长西蒙奈特·索马鲁嘎(Simonetta Sommaruga)就实施《巴黎气候协定》与乌克兰签定协议。环境部发表的推文写道:“除通过国际合作提供的资金外,该协议还将调集更多资金,促使对气候的保护超出已有的各项计划。”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卢加诺”会议-重建乌克兰
此内容发布于
您正在阅读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新一期围绕乌克兰战争的时事通讯。 俄罗斯的大量资金存放在瑞士…
更多阅览 “卢加诺”会议-重建乌克兰
相关内容
欧盟公民前往瑞士主要目的是工作
此内容发布于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劳动力市场。瑞士联邦统计局的预测显示,瑞士人口增长自2035年起将完全依靠移民。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近日的报告也指出,瑞士的劳动力市场大门必须保持敞开。
更多阅览 欧盟公民前往瑞士主要目的是工作
相关内容
欧洲最快乐的退休老人住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如果预算充足,想在欧洲养老,选哪个国家呢?瑞士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份调查为你贴心指路。欧洲最快乐的老年人住在瑞士。他们不仅身体健康,对自己的社交娱乐生活也相当满意。
更多阅览 欧洲最快乐的退休老人住在瑞士
相关内容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此内容发布于
在数字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异国他乡的亲人实时交流。但你知道吗?恰恰是这样的便利阻断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
更多阅览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相关内容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此内容发布于
伊韦尔东市、洛桑和沃韦等三座沃州城市一直受到毒品交易的不良影响。为此,沃韦市议会于年初提出给火车站区域安装摄像头,对违法犯罪进行打击,可当地居民并不认同。
更多阅览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相关内容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网上,瑞士账户是令人羡慕的IP地址。那在瑞士境内,这个IP在哪里呢?五年一度的调查显示,格劳宾登州的居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压力小、睡眠足,是名副其实的幸福地。
更多阅览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相关内容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密度提升为城市中心建新公寓创造了空间。然而,拆除旧建筑,兴建新公寓,租户需要搬离时,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更多阅览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S最新发布的全球高校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稳坐欧洲境内最佳高校的位置。与去年相比,榜单中另外9所瑞士大学的排名有升有降。
更多阅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相关内容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军事科学院(ACAMIL)和安全研究中心(CSS)联合发布的《安全2025》(Security 2025)调研发现,瑞士民众支持义务兵役制度,并倾向于加强与北约的纽带。
更多阅览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或几乎总是”处于压力之下。而在30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已达40%。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卢加诺”会议-重建乌克兰
此内容发布于
您正在阅读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新一期围绕乌克兰战争的时事通讯。 俄罗斯的大量资金存放在瑞士…
更多阅览 “卢加诺”会议-重建乌克兰
相关内容
没收取代冻结,在瑞士可行吗?
此内容发布于
许多西方国家都冻结了俄罗斯高官的资产,一些国家还正在讨论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将部分这些资产没收,用于乌克兰的重建项目,瑞士也流传着这种说法。
更多阅览 没收取代冻结,在瑞士可行吗?
相关内容
乌克兰重建:瑞士希望发挥主导作用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将在7月初为乌克兰重建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议程和与会者名单越来越具体。然而,该项目如何在国际层面进行协调工作,这一点还有待观察。
更多阅览 乌克兰重建:瑞士希望发挥主导作用
相关内容
瑞士在冻结俄罗斯资产方面做得够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压力,被要求加大追踪和冻结受制裁俄罗斯人资产的力度。瑞士能否采取进一步行动?瑞士资讯swissinfo.ch对主要分歧点进行了分析。
更多阅览 瑞士在冻结俄罗斯资产方面做得够吗?
相关内容
瑞士为什么是优秀的外交斡旋者?
此内容发布于
随着中东局势日趋紧张、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瑞士作为美国与伊朗之间斡旋者的身份又再次受到舆论关注,瑞士外交部也在提供自己的斡旋调节服务。这种也被称作“善意服务”的使命是什么? 为什么中立的瑞士要参与其中?
更多阅览 瑞士为什么是优秀的外交斡旋者?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