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成立”男性之家”

男性对“家庭暴力”羞于启齿 imagepoint

瑞士借国际人权日之际,陆续成立了2家“男性之家”,自此“女性向男性施暴”的话题将不再是禁忌,而遭遇冷暴力的男性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庇护之所。

首家成立的保护受虐待男性的“男性之家”叫做中转站-“Zwüschehalt”,位于阿尔高附近,具体地址未公布,其财务支持来自于“负责任的父母联合会”(VeV)。联合会主席Olivier Hunziker称:“男性之家”的成立不是偶然的。

这一“男性之家”最多可为10人,包括男性及其子女提供临时居所,没有居住期限的要求,但一般最多可停留2个月。还可同时提供咨询及实际帮助服务,如代为寻找新住处等。

破碎的痛苦

3天后又一“男性之家”成立了,它位于苏黎世的Erlenbach。它曾是餐厅,目前主要为离婚失去家庭后的男子提供帮助。

这所“男性之家”的负责人-厨师André Müller也曾是其前女友的暴力受害者,“除了耳光我没有受过其他什么身体伤害,但我经常遭受非常严重的心理(精神)暴力”。

Müller并不认为耳光是一种身体暴力,这种观点很普遍,“对很多人来说,暴力并不是这样的,”Olivier Hunziker说。

说出你的耻辱

“苏黎世受害者咨询中心”主任Elsbeth Aeschlimann处理过多起男性受害者的案例,她说,遇到问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孤立。

“遭到家庭暴力的男性一般都不会与人谈起这些问题。他周围的人会认为,他理应能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看法会让他变得更加灰心丧气,感觉受到轻视”。

Olivier Hunziker认为,大部分人不会理解,男人怎么能受到女性施加的身体暴力,即使叫来警察,他们也通常不会理解。当夫妇二人必须被分开的时候,被带走的往往是男性。

其实只有6%

苏黎世州干预家庭暴力部门(IST)的负责人Cornelia Kranich对此并不认同:“原则是一样的:谁施加了暴力,谁就必须出去。”

她对“负责任的父母联合会”出具的数据表示惊讶,数据显示:圣加仑、苏黎世、巴塞尔和弗里堡女性向男性施暴的比例分别是39%、25%、20%和19%。

“在2008年1625件警察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中,男性状告其女友的占25%;在1065件警察采取保护措施的案件中,只有67件,也就是6%的案件是针对女性施暴者的”。

妇女之家尚缺地方

Cornelia Kranich和Elsbeth Aeschlimann都对“男性之家”的成立表示欢迎,但同时提出,大家不应忘记,妇女之家尚还奇缺空位,而且妇女所面对的问题要严重得多。

“男性受害者正在体会女性在20年前所遭受的痛苦。他们必须为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得到承认而奋斗,”Elsbeth Aeschlimann说。

瑞士资讯swissinfo.ch,Ariane Gigon,苏黎世

瑞士首家为遭殴打的男性而组建的“男性之家”于2009年12月10日成立。

该“男性之家”在阿尔高市(Aarau)附近,名为“Zwüschehalt”。


“负责任的父母联合会” (Verein Verantwortungsvoll erziehende Väter und Mütter,简称:VeV)每月提供给该“男性之家”1万瑞郎。


该“男性之家”向遭受暴力、离婚无居所的男性敞开大门。与警察局有合作关系。


在一位教士的提议下,12月中旬在苏黎世湖畔Erlenbach成立了另一“男性之家”,主要向离婚男士提供帮助。

这两家“男性之家”并无关连。

瑞士共有17家“妇女之家”,都在超负荷运转,空位奇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