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中国或俄罗斯的政治异见人士:远在瑞士也会被追踪
人权运动者或异见人士时常受到来自威权政府的政治迫害。他们原本希望通过逃往国外来保护自身的安全,而现实却是,他们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跨越国界的暴力和恐吓。即便在瑞士,威权国家的海外镇压行动也未有所收敛,而作为人权之都的日内瓦则尤其被视为此类矛盾冲突爆发的高风险地区。然而,面对这一严肃的人权威胁,瑞士当局表现出的应对态度却显得犹豫不决。
“难以想象的是,我竟然会在日内瓦遭遇到这样的事情。”巴斯玛·穆斯塔法(Basma Mostafa)如此向我们陈述道。目前,这位来自埃及的调查记者已在德国获得了政治庇护。在讲述去年在瑞士的最后一次逗留经历时,穆斯塔法透露道:“他们对我进行了持续三天的跟踪,甚至一直跟到了我入住的酒店。”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多年来,穆斯塔法一直遭受着来自其原籍国埃及施加的政治压迫。关于这次在瑞士遭遇的事件,这位年轻的女记者还向我们描述了一些令人后怕的细节:“第三天时,一个男人主动和我搭话。他用阿拉伯语告诉我,他是埃及安全部队的成员。他甚至还对我发出恐吓,说他不仅知道我是谁,还可以随时逮捕我。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我害怕他们会回来并对我实施绑架。”
穆斯塔法并不确定这些男人的具体身份,但她确定的是,他们是她的同胞。“那样的经历如噩梦一般恐怖。”这位女记者至今心有余悸,“你无从得知的是,他们的势力范围究竟有多大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对你实施追捕。因此,你便无法确认他们究竟能做出怎样的事情来。这便是他们镇压异议人士的常用手段。换句话说,他们会利用你的弱点来达到镇压的目的。而我的弱点则在于当时的我独自一人在瑞士。在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国家停留且远离家人,这恰恰为他们的为所欲为创造了契机。”
跨越国界的政治镇压
上述由埃及女性穆斯塔法描述的跟踪恐吓事件可归纳到“跨国镇压”这一概念范畴之内。“跨国镇压”的现象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威胁、恐吓、监视乃至对异议人士尚在原籍国生活的家人进行施压等各种非人道手段。这些手段均服务于一个相同的目的,亦即让那些生活在海外的侨民异议人士噤声。
女记者穆斯塔法遭遇的事件绝非个案。日内瓦非政府组织国际人权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ISHR)的负责人菲尔·林奇(Phil Lynch)明确表示:“跨国镇压,尤其是针对人权捍卫者进行的政治镇压,目前正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对此,这位人权专家建议,活动人士在入境瑞士时必须将这类风险一并考虑进去。
日内瓦:跨国镇压的滋养地?
湖畔城市日内瓦被视作跨国镇压行动集中爆发的高风险地带。一方面,联合国人权办公室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被设在此处;另一方面,几乎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也在日内瓦当地设有外交代表机构。这样的环境背景为威权国家在这座瑞士城市中开展间谍活动及秘密施压行动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针对当下的局面,巴塞尔大学的教授拉尔夫·韦伯(Ralph Weber)解释道:“目前,我们仍难以对瑞士境内跨国镇压现象的严重程度作出具体准确的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现象已对瑞士的人权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与此同时,针对瑞士境内藏族和维吾尔族人群所面临的政治镇压,韦伯教授还撰写过一篇相关的研究报告。
由瑞士政府委托对跨国镇压现状进行调查的报告结果已在今年年初被公布。该调查报告显示,在打击跨国政治迫害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往往源于受害者在是否报案这一问题上的犹豫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举动将给家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林奇表示,他所任职的国际人权协会将一系列跨国镇压事件记录在案。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案件与中国、俄罗斯和埃及等国家有关,其中也包括先前提到的女记者巴斯玛·穆斯塔法的案例。
然而,林奇并未透露相关案件的具体数量。这位人权专家表示:“在所有跨国镇压事件中,镇压者对异议人士采取的一系列迫害行动往往包括威胁、监视、跟踪以及恐吓。”此外,林奇还指出,这些迫害行动的发生地点并不局限于瑞士境内,而是延伸到了联合国内部。
2025年6月30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人权高专办)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九届会议的一场会外活动中发布了首份关于跨国镇压的简报。
人权高专办敦促所有国家不要实施、促成或纵容跨国镇压行为,并呼吁所有相关行为者在四个领域迅速采取行动:
意识和培训:识别和记录威胁,提高公众意识,并培训国家当局,包括执法人员、检察官和法官、情报部门、外交官以及与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相关工作的官员;
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保护:建立有关跨国镇压的政府间协调中心,审查保护政策和方案,确保这些政策和方案以受害者为中心,兼具性别敏感性、跨部门性、包容性和非歧视性,包括通过法律和心理社会援助、人道主义签证和重新安置等方式;
问责和法律追索:开展系统调查,为受害者建立有效的补救机制,确保引渡程序符合国际人权法和难民法,对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进行额外审查,并在考虑双边司法和安全协议时参考各国的跨国镇压记录;
数字安全和技术措施:暂停出口监控间谍软件,保护端到端加密,确保公司进行人权尽职调查,并鼓励他们通过提高透明度、隐私和数据保护来解决数字化跨国镇压的问题。
(资料来源:国际人权服务社,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Human Rights)
今年4月,被称为“中国箭靶”(China Targets)的一项国际调查揭露了中国政府在日内瓦对异议人士实施的一系列监视和恐吓行动。特别是当异议人士进行示威游行或造访联合国人权机构所在的万国宫(Palais des Nations)时,镇压者会通过拍照这一手段来达到恐吓的目的。
瑞士联邦司法警察部(EJPD)在被问及此事时表示,针对发生在瑞士境内的跨国镇压事件,该联邦部门尚未构建起和这一议题相关的整体性了解。
跨国镇压:一个全球性现象
自2014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记录下了发生在约100个国家中的1200多起跨国镇压事件。然而,统计在内的仅限于所谓的物理性镇压事件。根据记录,48个国家被确认对异议人士实施过绑架、无理由拘捕、袭击或非法驱逐等行为。
此外,19个国家使用间谍软件来追踪异议人士。在自由之家的研究统计中,瑞士并未被提及。
研究统计还指出,跨国镇压事件的主要责任方包括中国、土耳其、俄罗斯、埃及、伊朗以及多个中亚国家。
反观瑞士,在今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联邦委员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遭受中国政府威胁和监视的西藏与维吾尔族群之上。
联邦委员会的报告同时还指出,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和厄立特里亚也是这类跨国镇压行动的主要实施国。对此,韦伯表示:“威权国家对异议人士采取的跨国镇压行动由来已久。然而,当下的科技手段让这些国家对其海外侨民社区的控制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政治认知的提升至关重要
随着上述报告的发布,瑞士联邦政府首次站在官方的角度承认了跨国镇压这一议题。与此同时,瑞士政府的这一举动也受到了为受害者发声的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认可。
国际人权协会的林奇表示:“令人欣慰的是,瑞士的相关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跨国镇压这一严肃的人权问题。”在这位人权专家看来,作为承载着国际人权体系的政治中心,日内瓦乃至整个瑞士“有责任确保那些想在这里自由表达政治立场的活动人士能够获得人权机构的保护。”
林奇指出,“瑞士的执法机构在识别、报告以及应对跨国镇压行为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强。”然而,这位人权专家同时强调,瑞士在对抗跨国镇压这条路上依旧任重道远。
此外,林奇的观点也得到了伯尔尼非政府组织“声音”(Voices)的中国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塞琳娜·莫雷尔(Selina Morell)的认同。这位专家认为,瑞士应当对“跨国镇压”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并制定一套完整的国家级战略,用于应对和打击瑞士境内的跨国镇压事件。
在莫雷尔看来,上述措施有助于向瑞士社会传达一个重要的信号,让大众意识到,跨国镇压事件并非个案,而是一种针对异议人士乃至普通民众身心安全的系统性威胁。
关于藏族和维吾尔族社区在瑞士面临的政治压迫这一主题,请参阅以下文章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内容
瑞士公开一份爆炸性调查报告:中国在瑞士对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施压
瑞士的行动过于迟缓
在这一议题上,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已相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用于打击跨国镇压事件。相较之下,瑞士的态度总体上依旧偏向谨慎与保守。在联邦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瑞士政府提出了多个有待商榷的应对方案,其中包括双边对话、提升民众政治意识、与侨民社区进行交流以及设立咨询机构等等。
瑞士联邦司法警察部透露,“与国家级对抗措施相关的工作[…]目前正在筹备之中,且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启动。”此外,在与北京的对话中,针对中国政府对异议人士实行跨国镇压这一议题,瑞士外交部也进行了深层次的考量,并表达出了高度的关切。
莫雷尔呼吁道:“联邦委员会不应该再对威权国家跨国镇压异议人士的行为坐视不理。对于瑞士政府来说,这种反人道现象的严重程度已不言而喻。因此,采取行动对抗此类事件刻不容缓。”这位专家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以供受害者对政治迫害行为进行举报,并要求瑞士政府在获悉此类案件时发表公开声明。不仅如此,针对那些情节最为严重的跨国镇压案件,莫雷尔认为司法部门还应考虑出台相应的制裁措施。
事实上,瑞士联邦委员会延迟发布了他们的调查报告。根据官方提供的说法,延迟的原因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迫使瑞士联邦政府对内部事项的处理优先级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然而,一些批评的声音却指出,由于中国是瑞士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瑞士联邦委员会延迟发布调查报告这一举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在更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过程中不激怒中国政府。
相关内容
国际日内瓦
跨国镇压议题背后的利益冲突
对此,拉尔夫·韦伯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毋庸置疑的是,对跨国镇压行为进行揭露与谴责至关重要,但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仅靠披露与声讨便可震慑住那些在幕后策划操纵这些行为的威权国家。恰恰相反,为了继续实施政治迫害,这些国家往往会另辟蹊径,寻找新的镇压手段。”
在韦伯教授看来,尽管瑞士在打击跨国镇压方面的政治意识日渐增强,但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这位专家表示:“在制定措施的同时,瑞士无法完全脱离特定的政治考量与他国的施压这些因素。其中,经济层面的压力占据的比重尤为突出。然而,若我们因此一味妥协,甚至不惜冒险违反我们自己的宪法,那么,瑞士作为法治国家的合法性也终将受到威胁。”
作为联合国所在地,瑞士在政治上处于一个极度敏感且微妙的位置。它不仅需要确保日内瓦在联合国各成员国心目中的国际政治中心地位,还必须防止某些成员国在瑞士的领土上肆无忌惮地实施侵犯人权的行为。换句话说,瑞士肩负着十分沉重的国际责任,因为对于众多政治压迫受害者来说,作为联合国欧洲总部的日内瓦往往标志着他们最后的避难所。
(编辑:Imogen Foulkes和Samuel Jaberg,编译自德语:瑞士资讯中文部/gj)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埃及记者欧洲流亡期间遭遇跨国镇压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