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如何適應瑞士的職場

office worker
你可以坐下來放鬆,但不要獨自在辦公桌上吃午飯。在瑞士的職場裡,與同事共進午餐和喝咖啡是重要的工作禮儀。 © Keystone / Ennio Leanza

與同事交往應該多正式?按時完工有多重要?做出決定前一般需要聽取多少人的意見?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瑞士公司的新員工大吃一驚,職場規矩和文化禮節往往令人捉摸不透。關於如何融入瑞士職場的常見問題,兩位瑞士禮儀專家做出了解答。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瑪格麗特·奧蒂格-戴維森(Margaret Oertig-Davidson)永遠不會忘記她在瑞士的首次“失禮之舉”。

“我當時參加一個聚會,但很遺憾遲到了,我自認為這很正常。但是主辦人非常清楚地表達了他們的失望。”

這位住在巴塞爾,蘇格蘭出生的人,過去20多年來一直為瑞士的外籍人士-她更喜歡稱之為“外來者”-提供文化知識培訓,幫助他們避免尷尬、誤解,甚至衝突。

今年早些時候,在第一版《超越巧克力:了解瑞士文化》(英)外部链接出版近20年後,她推出了該書的第二版。

瓦萊里婭·哈萊(Valeria Harlay)親吻一個剛認識的人的臉頰時,在瑞士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文化衝突,在阿根廷國內,吻臉頰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當時對方吃驚地退後一步,然後握著我的手向我問好。”

哈萊在成為瑞士法語區的諮詢顧問並出版《生活在沃州》(英、西)外部链接之前,曾在多家公司從事文化交流工作。她說,瑞士和其它地區在職場文化方面的差異可能看起來不大,但事實上“瑞士有很多特殊性”。

在瑞士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最近一項對瑞士的外籍人士的調查(英)顯示,不到三分之一的外國人對瑞士文化感到很親切,就“融入的難易程度”而言,瑞士在68個受調國家中排名第65位——比前一年下降了4位。有很多人都指出在瑞士交朋友不易。職場也可能是緊張關係或尷尬遭遇的來源,一旦被誤解,會讓人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工作將毫無成效。

我應該表現得多正式?

對於許多居住在瑞士德語區的“外來者”,初次見面問候可能就是一項挑戰。是否應該握手,親吻臉頰,直呼他人的姓氏?與老闆、同事或客戶之間很可能會產生尷尬的局面。

哈萊在第一次“失禮”後了解到,瑞士人初次見面時,與對方之間的舒適站立距離約為80厘米(31英寸)。在工作場所尤其如此,初次見面問候主要以握手為主。

不過,職場外就不用在意那麼多禮數了,尤其是在見到年齡相仿的同事時或見到職場內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事時。哈萊發現瑞士法語區的女性在見面問候時往往會吻臉頰三次,而非相互握手。但具體採用何種問候方式,取決於個人。

對奧蒂格來說,瑞士和她的祖國蘇格蘭最顯著的文化差異在於名字的叫法。

“對我來說,直接用名字稱呼對方似乎非常有利於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但是當她和瑞士客戶一起工作時,她很快意識到,為了保險起見,要用姓氏而不是名字來稱呼對方,此外,還要用德語中的“您”代替“你”(或者用法語中的“您”代替“你”)。

portrait
瑪格麗特·奧蒂格-戴維森住在巴塞爾,是瑞士西北應用科學大學的商務溝通講師。多年來,她在瑞士公司中擔任跨文化交流培訓師。 Margaret Oertig

奧蒂格回憶起她在瑞士與兩位荷蘭和瑞士人力資源主管的一次會面。當時大家都用英語交流,荷蘭人在稱呼大家的時候都直接使用名字,所以奧蒂格也跟著這樣叫。會議結束時,瑞士老闆和她握了握手,堅定地說:“奧蒂格(姓)女士,下次再會”,表明他在德語中不會直呼其名。

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隨意地用名字和非正式頭銜稱呼他人,在35歲以下的人群中特別常見。但她發現,人們在電子郵件和信件中仍然使用一些傳統可靠的稱呼方式。

奧蒂格說:“在你面對面見到某人之前,在電子郵件中致以非常正式的問候是很常見的。” 一位讀者在評論中說深有同感:

“我在給一位政府工作人員寫信,我用了‘尊敬的西蒙’,在問候中直接稱呼此人的名字,因為我們之前有很多電子郵件往來,”這位讀者分享道。 “我當時正在提交一份正式文件,但我想既然那麼熟了,我可以在正式的問候中直接稱呼其名字。我的老闆告訴我這不合適。”

這方面的禮節還不止於此。許多外籍人士覺得在郵件末尾附上“此致問好”和個人簽名很麻煩,但是一位讀者說,她很早就知道在瑞士職場中,你不能在回覆郵件中僅僅寫上“謝謝!”或“沒問題!”。

使用短訊App和其他應用程序使人際交往變得更加非正式,但這使口頭問候方式不斷演變,新的問候語能表現出更加高度的尊重,這種現像在英語交際者當中並不常見。 “例如,我注意到人們開始在回覆電子郵件時說‘謝謝你,親愛的瑪格麗特’”奧蒂格評論道。總的來說,她觀察到隨著技術的廣泛應用,禮儀規則變得越來越模糊。

奧蒂格的建議是:在決定交流的正式和非正式程度時,讓瑞士人帶頭做主。

我有承諾什麼嗎?

在履行承諾方面,溝通不暢和衝突經常發生。

奧蒂格認為,瑞士人在履約時效方面十分務實。 “他們在做出承諾之前會認真評估自己是否能達到預期。相比之下,美國人則認為這是一種‘不求上進’的態度。”

但是對許多瑞士人來說,無法及時履約是一項重大過錯。

“你相當於失去了信譽,”奧蒂格說。 “在別的一些國家,人們常常會先設定高期望值,然後在無法實現預期效果時,就說遇到了問題或其他妨礙因素。有雄心壯志固然重要,在瑞士決不能這樣處理事情。”

這也適用於其他情況。奧蒂格以剛合併的兩家公司的員工為例,生動地講述了這一點。在美國同事抵達瑞士後,一位瑞士經理提出帶他們去徒步登山。美國人對此提議反應十分積極。

但是當他們到達出發點時,美國人完全毫無準備。他們沒有帶登山鞋,也不想去遠足。 “瑞士人覺得美國同事沒有信守承諾。對美國人來說,這個提議聽起來很好,但似乎不是一個非去不可的安排。”

奧蒂格解釋說,一些疑惑可能是語言翻譯所造成的。在英語中,有很多種表示將來時態的說法,表示某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這在德語中不存在,尤其是在瑞士德語中。許多地方方言甚至不用德語中的‘將要(werden)’來表示打算做什麼事。”

portrait
瓦萊里婭·科洛伊拉·哈萊(Valeria Coloiera Harlay)是沃州法語區的跨文化交流顧問,她是萊蒙體驗公司(Léman Experience)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幫助個人、當地社區和企業更好地融入當地環境。她還與瑞士政府在上述領域開展合作。 Mariecphotography.com

我的意見真的重要嗎?

在交流討論方面,參與的人數和花費的時間往往會讓許多外籍人士大吃一驚。奧蒂格解釋說,有時候,團隊成員會聽取團隊以外的人的意見,並邀請他們加入長時間的討論,而且這些討論與他們的工作職責並無關係,這一點讓許多外籍人士感到驚訝。

哈萊認為,任何決策都會被仔細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以確保公司不會冒險或遺漏任何工作要點。她解釋道:“人們希望所有事情做得’面面俱到’,但這需要時間。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

奧蒂格對這種心態表示理解。“如果沒有完整的信息,人們無法對某件事立即做出反應,”她說。但這可能會使工作進程非常緩慢,對於那些認為自己手頭上的工作更緊迫的外國人來說可能會難以接受。 “然而,這有助於讓人們參與決策。”

但是老闆真的會聽他或她下屬的意見嗎?奧蒂格觀察到,在有限條件下,同事對最終決定有一定的發言權。最終可能仍然由老闆做出決定,但她解釋說,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同事們通常能夠理解為什麼要做出相應的決定。

哈萊解釋道,這一切的根源在於瑞士職場各方之間的高度信任,主管通常相信他們同事的專業能力。

+了解更多關於瑞士職場中的直接民主(多語)

瑞士人是工作狂嗎?

瑞士人被稱為勤奮工作者,但他們也很享受工作之外的時間,不管是和家人在一起還是參加休閒活動或俱樂部。根據現有數據記錄,瑞士人平均每週工作41小時。現行勞動法(多語)外部链接規定每週最長工作時間為45或50小時,不同行業可能存在差異。

在回答一位日本讀者關於加班的問題時,奧蒂格解釋說,這是一個微妙的問題,需要法律上給出明確的界定。

根據法律,如果老闆有很好的理由讓員工加班,而員工沒有很好的理由不加班,那麼員工必須加班。之後,員工要麼安排休假,要麼獲得加班費。

從文化角度來看,瑞士沒有加班傳統。奧蒂格回憶起一個案例,一名瑞士員工的外籍老闆希望她工作的時間和老闆一樣長,這名瑞士員工感到無法理解。

“她願意加班,但不願意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

 哈萊對此表示贊同,其實瑞士人也重視工作之外的時光。

“目前的趨勢是爭取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的平衡。這可能也是瑞士有許多兼職工作機會(多語)的原因。”

然而,哈萊指出,男女的情況不一樣。瑞士是歐洲勞動參與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約為80%,但約59%的工作女性從事兼職工作,相比之下,僅有17.6%的男性從事兼職工作。

+了解更多瑞士職場中女性面臨的挑戰

最終建議?

奧蒂格說,融入當地社會不意味著全盤否定你的本國文化,而是去尊重瑞士的價值觀。簡單的改變會使你獲益良多,比如用當地語言問候同事。

哈萊鼓勵剛到瑞士的所有外國人都去積極傾聽、觀察並體會當地人的感受。她說,盡量不要在評判別人時帶有偏見。

“要牢記,在融入當地環境過程中,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意願和技能。”

 有一件事是外來者經常忘記的:

 “生日那天,你必須帶羊角麵包去上班,發給同事。”

相关内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