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Domhnall O'Sullivan

记者

作为民主团队的一员,我报道瑞士公民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动态关系,无论是在瑞士国内还是国际层面。 我出生于爱尔兰,拥有欧洲研究学士学位和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我自2017年起在瑞士资讯工作。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相关内容

瑞士民主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此内容发布于 9月28日,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将就有关严格使用吹叶机的新规进行公投。这是民主制度的矫枉过正,还是喧嚣背后的合理诉求?

更多阅览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通往繁榮的快車道?中國在維持威權體制的同時,國內生產毛額和基礎建設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上圖是2025年1月南京市高鐵站的空拍畫面。

相关内容

民主

民主與繁榮,誰決定誰?

此内容发布于 今天,當中國等權威體制國家在經濟上不斷崛起,而西方民主國家卻飽受內部分歧與成長乏力困擾時,我們不得不重新追問:民主真的還能帶來繁榮嗎?

更多阅览 民主與繁榮,誰決定誰?
通往繁荣的快车道?中国在保持威权体制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上图是2025年1月南京市高铁站的航拍画面。

相关内容

民主

民主与繁荣,谁决定谁?

此内容发布于 几十年来,“繁荣的承诺”一直是推动全球民主化的重要论据。然而,近期这一叙事已陷入被动-即便瑞士这样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今天,当中国等威权体制国家在经济上不断崛起,而西方民主国家却饱受内部分歧与增长乏力困扰时,我们不得不重新追问:民主真的还能带来繁荣吗?

更多阅览 民主与繁荣,谁决定谁?
2024年11月,200名瑞士青年齐聚伯尔尼,参加一年一度的联邦议会“青年会议”。

相关内容

全球选举

瑞士投票年龄下调:16岁年轻人准备好了吗?

此内容发布于 16岁的青少年应不应该拥有投票权?在瑞士,这一议题从未真正离开过政治议程,但大多数时候都会被断然否决。放眼全球,有一项指数显示,这样的改革举措未必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参与度。

更多阅览 瑞士投票年龄下调:16岁年轻人准备好了吗?
2011年5月在日本發生福島核外洩事件後不久,台灣核電廠的員工們參與緊急演習。

相关内容

全球选举

台灣重啟核電投票意味著什麼

此内容发布于 8月底台灣將就不久前關閉的核電廠是否應繼續重啟進行全民公投。這類與核能有關的投票往往涉及長期決策,也是一種對長期風險的預測;在台灣,人們也要考慮到來自中國大陸的風險。

更多阅览 台灣重啟核電投票意味著什麼
2011年5月在日本发生福岛核泄露事件后不久,台湾核电站的员工们参加应急演习

相关内容

全球选举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8月底台湾将就不久前被关闭的核电站是否应继续服役进行全民投票。这类与核能有关的投票往往是一种对长期风险的预测;在台湾,人们还要考虑到来自中国大陆的风险。

更多阅览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复杂性格:2017年,世界领导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一次峰会上。

相关内容

民主

政治人物的阴暗性格已成选举优势

此内容发布于 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展现出自恋或冷酷一面的领导人,往往更容易赢得持有极端观点选民的支持。随着“人格政治”日渐凸显,这一趋势正在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民主实践?

更多阅览 政治人物的阴暗性格已成选举优势
2024年北馬其頓選舉期間,斯科普里(Skopje)一處投票站:15年來,瑞士一直在行政和法律事務上支持北馬其頓議會。

相关内容

瑞士政治

美國退場、國際秩序動搖:瑞士如何持續守護民主?

此内容发布于 25年前,瑞士為自己設定了一項使命: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民主。到了2025年,這一目標依然存在。但當今世界卻比過去更專制-地緣衝突不斷升級,傳統民主援助力量紛紛收縮,中國等非西方國家在全球影響力上升,民主與專制之間的較量正進入新階段,瑞士的角色也面臨重新定位。

更多阅览 美國退場、國際秩序動搖:瑞士如何持續守護民主?
举手表决:在格拉鲁斯州,投票结果由多数举手决定。

相关内容

民主

露天议政大会:瑞士“最纯粹民主”的现实样本

此内容发布于 在格拉鲁斯州举行的年度“露天议政大会”(Landsgemeinde,又称“州民大会”)既像是一场民间节日,又像是一场户外派对,也是一堂政治学速成课。但它在民主上的意义何在?

更多阅览 露天议政大会:瑞士“最纯粹民主”的现实样本
伯恩聯邦大廈,瑞士政府所在地。

相关内容

民主

瑞士:一個沒有最高領導人的國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尤其是在政治體系上非常特別,比如,這個國家沒有最高領導人,七位聯邦委員每年輪流擔任聯邦主席,但是這位聯邦主席並沒有更多權力,主席頭銜只是一個外交場合的身份而已。此外,聯邦政府的決策由七位聯邦委員群策群力決定,採用所謂的"合議制"。

更多阅览 瑞士:一個沒有最高領導人的國家
伯尔尼联邦大厦,瑞士政府所在地。

相关内容

瑞士民主

瑞士:一个没有最高领导人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尤其是在政治体系上非常特别,比如,这个国家没有最高领导人,七位联邦委员每年轮流担任联邦主席,但是这位联邦主席并没有更多权力,主席头衔只是一个外交场合的身份而已。此外,联邦政府的决策由七位联邦委员群策群力决定,采用所谓的"合议制"。

更多阅览 瑞士:一个没有最高领导人的国家
隨著生活方方面面日益數位化,有些人只想「緩緩,喘口氣」。

相关内容

民主

拒絕使用智慧型手機,是一種生活選擇,更是一種政治表達

此内容发布于 在人人低頭刷屏的時代,“不上網”成了一種反叛。離開手機,他們並沒有“脫軌”,反而找回了自由與專注。距離第一部iPhone 的問世已近20年,我們與一位退休行政人員、一位記者和一位哲學家進行了對話,聊聊他們為什麼至今堅持不用智慧型手機。

更多阅览 拒絕使用智慧型手機,是一種生活選擇,更是一種政治表達
瑞士宪法保障身心完整权--如今,我们是否已经进化出一种全新的“数字人格”?

相关内容

数字民主

瑞士联邦制如何催生“数字人格权”?

此内容发布于 近年来,瑞士的两个州做出了一项令全球无数数字权利倡导者梦寐以求的尝试-他们率先在宪法中写入了面向数字时代的新型权利保护机制。被称作“数字人格完整权”(digital integrity)的理念正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更多阅览 瑞士联邦制如何催生“数字人格权”?
X等大型平台曾承諾成為類似市政廣場的數位聚會場所,但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此願景已然實現。

相关内容

民主

在碎片化時代,網路平台是民主的推手還是絆腳石?

此内容发布于 近年來,社群媒體從曾經的「數位市政廣場」逐漸演變成充滿噪音的輿論場,各大平台在流量與公共責任之間掙扎前進。而如今,人工智慧的興起讓這一趨勢愈演愈烈,自動生成的內容氾濫,讓真假訊息難辨,公共討論空間的內容更趨碎片化。

更多阅览 在碎片化時代,網路平台是民主的推手還是絆腳石?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相关内容

数字民主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此内容发布于 近年来,社交媒体从曾经的“数字市政广场”逐渐演变成充满噪音的舆论场,人工智能的兴起让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自动生成的内容泛滥,让真假信息难辨,公共讨论空间的内容更趋碎片化。

更多阅览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加薩戰爭持續八個月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拉法佔地醫院於2024年5月落成。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一名瑞士助產士在加薩戰爭中的經歷

此内容发布于 加薩戰爭仍在延續,當地民眾處於持續的恐懼中,然而生活還要繼續-有人死亡,就有人出生。一名瑞士助產士最近在加薩的紅十字會戰地醫院工作了五個星期。她講述了在那裡的經歷。

更多阅览 一名瑞士助產士在加薩戰爭中的經歷

讨论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Domhnall O'Sullivan

社交媒体平台对民主辩论,是推动还是阻碍?

社交媒体平台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根基深厚,塑造着我们如何交流、如何形成政治观点。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平台真的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活跃有序的“数字公共广场”吗?

13
13 留言
查看讨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