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成龙亮相:洛迦诺电影节以黑色幽默回应现实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05日 今年,瑞士最重要的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邀请中国知名电影人成龙作为荣誉嘉宾。电影节8月6日正式开幕,其展映内容旨在回应当今世界的脉动。 更多阅览 成龙亮相:洛迦诺电影节以黑色幽默回应现实
相关内容 “有尊严的死亡”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09日 在面对绝症时,人们对如何结束生命的选择看法各异。我们向诸位读者发出了邀请,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以下是他们的回复。 更多阅览 “有尊严的死亡”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相关内容 外国人赴瑞安乐死费用或将增加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13日 近年来,安乐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去年,上海女子沙白远赴瑞士寻求安乐死的新闻震惊了许多人。沙白因患有红斑狼疮,长期忍受病痛折磨,据多家中国媒体报道,她最终选择在瑞士安乐死机构尊严的帮助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安乐死事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瑞士寻求这一选择。 更多阅览 外国人赴瑞安乐死费用或将增加
相关内容 自杀胶囊事件,对瑞士安乐死有何影响?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1月28日 瑞士是少数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然而去年一种新型安乐死工具-Sarco自杀胶囊在瑞士使用后,引发了争端,实施安乐死组织的内部人员被逮捕。这件事在瑞士引发了新一轮围绕进一步规范安乐死的讨论。那么这一事件是否会促使瑞士制定新法呢? 更多阅览 自杀胶囊事件,对瑞士安乐死有何影响?
相关内容 安乐死合法化之路:从欧洲电影到琼瑶遗书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1月13日 无论是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在瑞士安乐往生,还是中国红斑狼疮病人沙白赴瑞求死:协助自杀的故事总是直击人心,深深刻印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之中。一个瑞士研究项目正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有关这一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 更多阅览 安乐死合法化之路:从欧洲电影到琼瑶遗书
相关内容 成龙亮相:洛迦诺电影节以黑色幽默回应现实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05日 今年,瑞士最重要的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邀请中国知名电影人成龙作为荣誉嘉宾。电影节8月6日正式开幕,其展映内容旨在回应当今世界的脉动。 更多阅览 成龙亮相:洛迦诺电影节以黑色幽默回应现实
相关内容 瑞士人怎么庆祝他们的国庆节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31日 8月1日瑞士人庆祝国庆,但殊不知这一天并不是宪法规定的国庆日。在这一天有许多传统习俗,除了放烟花,还有国家领导人讲话、农家早午餐、露天音乐会和其他节目。 更多阅览 瑞士人怎么庆祝他们的国庆节
相关内容 文化援助缩水,全球南方创意人才与瑞士软实力双双受挫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23日 瑞士等西方国家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其中也包括对文化创意项目的资助。许多文化机构对此发出警告:这波削减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艺术界,将深远影响整个全球南方地区。 更多阅览 文化援助缩水,全球南方创意人才与瑞士软实力双双受挫
相关内容 一笔瑞士资助,让全球南方国家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23日 随着瑞士文化发展援助计划面临资金削减,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加纳艺术家伊布拉希姆·马哈马(Ibrahim Mahama),探讨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更多阅览 一笔瑞士资助,让全球南方国家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
相关内容 瑞士家家都有家族纹章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5日 瑞士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传统-就是家庭纹章传统,无论是名人贵族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大多数家庭都曾有过自己的家庭纹章,这是一种盾形的标志,上面带有各种图案,这些图案显示着家族的姓氏、职业等特征。而现在这种传统也在濒临灭绝。 更多阅览 瑞士家家都有家族纹章
相关内容 不喧哗,自有声:瑞士建筑师希克的建筑哲学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24日 瑞士-捷克建筑师米罗斯拉夫·希克荣获2025年“梅拉·奥本海姆奖”(Meret Oppenheim Prize)。与那些抢眼夺目、引发全球热议的建筑风格不同,希克的建筑更偏爱沉静内敛的表达。 更多阅览 不喧哗,自有声:瑞士建筑师希克的建筑哲学
相关内容 用美国人的视角看瑞士的奇怪文化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04日 提起瑞士,人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富裕现代的国家,殊不知瑞士是一个非常传统务实的国家,现代的外表下藏着许多百年不变的文化习俗。一位美国人用局外人的眼光发现了瑞士的许多“奇怪”文化。 更多阅览 用美国人的视角看瑞士的奇怪文化
相关内容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29日 今年夏天,洛迦诺电影节(Festival del film Locarno)将向成龙颁发荣誉金豹奖,以表彰这位“既是当代亚洲电影的重要人物,也是重新定义好莱坞电影规则的影响力人物”。 更多阅览 成龙将摘得洛迦诺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相关内容 另类瑞士艺术家,玩火山,淹桌子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26日 在瑞士他被称为”爆破专家“和”淘气包“,然而这位瑞士视觉艺术家却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时间雕塑”概念和幽默感著称,曾在多个国际艺术展览中展出。 更多阅览 另类瑞士艺术家,玩火山,淹桌子
相关内容 瑞士如何为保护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己力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14日 日内瓦长期以来一直是濒危文化瑰宝的避风港。从西班牙到乌克兰再到加沙,瑞士始终践行着对保护交战区域文化珍宝所作出的承诺。 更多阅览 瑞士如何为保护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己力
相关内容 瑞士2025年度最佳媒体摄影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02日 瑞士年度新闻摄影大赛的最后得主即将揭晓。瑞士人喜欢将镜头对准社会现象,每年获奖的照片都能拨动心弦。今年的参赛作品有的反应现代年轻人对音乐的痴迷;有的反应国外的战争后果;还有著名政客在瑞士的聚会…… 更多阅览 瑞士2025年度最佳媒体摄影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31日 第39届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创下新高。中国电影《狗阵》获得2025年主竞赛单元大奖,另一部中国影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更多阅览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相关内容 瑞士有望在三年内迎来无人驾驶车辆上路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7日 瑞士则从十年前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车辆的受控测试。近期法律的变更使测试进入快车道,自动驾驶汽车和巴士在现实环境中投入运行的可能性正不断提升,预计大约三年内有望实现。 更多阅览 瑞士有望在三年内迎来无人驾驶车辆上路
相关内容 我们如何工作:人工智能的使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29日 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生成工具无处不在,这对我们的工作当然也会产生影响。我们的主编Mark Livingston在这里回答您的相关问题。 更多阅览 我们如何工作:人工智能的使用
相关内容 数字孪生:当AI被用于治国理政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11日 数字孪生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现在一位瑞士教授及他的美国同事提出将这项AI技术用于民主制度的变革,旨在加强民主活力。如果他们的设想成真,那么每位公民的数字孪生体将代替真人参加全民投票,做出决策。然而,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政治系统,充满创意也任重道远。 更多阅览 数字孪生:当AI被用于治国理政
相关内容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27日 近年来,社交媒体从曾经的“数字市政广场”逐渐演变成充满噪音的舆论场,人工智能的兴起让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自动生成的内容泛滥,让真假信息难辨,公共讨论空间的内容更趋碎片化。 更多阅览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相关内容 2025年瑞士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大动作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1月24日 2025年,瑞士将在人工智能(AI)监管法规、医疗和制药等领域的“瑞士版ChatGPT”,以及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这不仅将为自身塑造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格局,也为全球提供一份值得借鉴的样本 更多阅览 2025年瑞士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大动作
相关内容 瑞士移民的亲身见证:感恩、自豪还是期望幻灭?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04日 尽管多数人认为瑞士的生活质量甚佳,发展机会也多,但融入的困境与各种失意亦是常态: 瑞士外国移民的现身说法反映了移民经历的多样性以及移民道路上常有的矛盾心态。 更多阅览 瑞士移民的亲身见证:感恩、自豪还是期望幻灭?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Pauline Turuban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请谈谈您的经历。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您来自哪个国家?您打算留下来还是去其他地方?您做这个决定用了多久,是什么促成了您这个决定? 参与讨论 2025年08月04日 30 赞 64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移民瑞士的人多数会几年后离开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30日 每100名移民来瑞士的人当中,大约有50到60人会在几年后离开瑞士。我们这里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更多阅览 移民瑞士的人多数会几年后离开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21日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沙特的数十亿美元能否揭示生命更长久、更健康的秘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18日 在现代生物技术界,长寿领域一直是生物技术研究中资金最为短缺的方向之一。现在,沙特阿拉伯,这个曾因石油而富裕的王国,正为这一领域抛出救命稻草。 更多阅览 沙特的数十亿美元能否揭示生命更长久、更健康的秘密?
相关内容 住房短缺是许多城市的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8日 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悄悄降温,但瑞士的房地产却高温不下,许多人开始抱怨房价及租金的上涨,让我们放眼国际,看看热点城市的政府之手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更多阅览 住房短缺是许多城市的问题
相关内容 瑞士四成居民有移民背景-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7日 瑞士约四成人口有移民背景,这一高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尽管瑞士庇护制度常引人关注,但数据显示,真正通过庇护身份定居的人只占少数,而绝大多数移民是为工作而来的欧洲人。 更多阅览 瑞士四成居民有移民背景-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27日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瑞士房价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0日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瑞士人的住房自有率较低,三分之二的瑞士人都是租房而居,这是因为一方面瑞士人比较崇尚自由,不想被住房“绑定”在同一个地方;另一方面瑞士的房价也较高。然而各地房价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里向您介绍瑞士房价最高和最低的两座城市: 更多阅览 瑞士房价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相关内容 瑞士会步英国后尘吗?房地产专家警告住房建设不可误入歧途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6日 与中国不同,瑞士并不能按照住房需求将大量地块划归建设用地,英国也是如此。在保护自然环境与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之间,每个国家都要作出自己的选择。 更多阅览 瑞士会步英国后尘吗?房地产专家警告住房建设不可误入歧途
相关内容 诺华盯上老年人生意,老年病成药企争夺新高地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5日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正重返方兴未艾的老年病研究领域,瞄准的是老龄化社会中增长最快、回报潜力最大的赛道之一: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并希望由此打造出下一款重磅“明星药”。 更多阅览 诺华盯上老年人生意,老年病成药企争夺新高地
相关内容 “银色海啸”:人口变化会让瑞士房价大跌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3日 “当婴儿潮那一代开始出售他们的房屋,房地产市场就会崩盘,”一位巴塞尔的人口学家称。美国也在对“银色海啸”(老龄化浪潮)的影响进行预测。那么年轻一代能否等到房价腰斩呢? 更多阅览 “银色海啸”:人口变化会让瑞士房价大跌吗?
相关内容 一位瑞士外交官二战时在日本的经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03日 80年前,美国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2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日本投降。瑞士驻日本特使卡米尔·戈尔热(Camille Gorg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往事,他的回忆录如今在日本也引起了轰动。 更多阅览 一位瑞士外交官二战时在日本的经历
相关内容 瑞士人怎么庆祝他们的国庆节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31日 8月1日瑞士人庆祝国庆,但殊不知这一天并不是宪法规定的国庆日。在这一天有许多传统习俗,除了放烟花,还有国家领导人讲话、农家早午餐、露天音乐会和其他节目。 更多阅览 瑞士人怎么庆祝他们的国庆节
相关内容 100多年前,这位瑞士年轻人来过北京颐和园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7日 在成为法学教授之前,马克斯·胡贝尔(Max Huber)曾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环游世界,这个经历为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更多阅览 100多年前,这位瑞士年轻人来过北京颐和园
相关内容 茜茜、维多利亚与查尔斯:瑞士与欧洲王室的百年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6日 自19世纪以来,瑞士便与欧洲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贵族们把瑞士当作度假胜地的年代。而苏黎世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近日推出的新展,回顾了各国王室造访瑞士的历史,以及瑞士民众对这些访问的反应。 更多阅览 茜茜、维多利亚与查尔斯:瑞士与欧洲王室的百年关系
相关内容 “那一年为躲避纳粹迫害我逃到了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8日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大批系统性屠杀,欧洲约600万犹太人死于这场劫难,生活在意大利的犹太人德贝内代蒂(Debenedetti)一家在厄运降临之前,有幸逃到了瑞士。家中的长子佛朗克·德贝内代在他的新书《两种语言,两种生活》一书中,讲述了他们一家逃往瑞士的经历,以及战争结束前他与家人在卢塞恩避难的日子,以及学德语的经历。 更多阅览 “那一年为躲避纳粹迫害我逃到了瑞士”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15日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相关内容 瑞士:一个没有最高领导人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27日 瑞士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尤其是在政治体系上非常特别,比如,这个国家没有最高领导人,七位联邦委员每年轮流担任联邦主席,但是这位联邦主席并没有更多权力,主席头衔只是一个外交场合的身份而已。此外,联邦政府的决策由七位联邦委员群策群力决定,采用所谓的”合议制”。 更多阅览 瑞士:一个没有最高领导人的国家
相关内容 瑞士如何为保护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己力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14日 日内瓦长期以来一直是濒危文化瑰宝的避风港。从西班牙到乌克兰再到加沙,瑞士始终践行着对保护交战区域文化珍宝所作出的承诺。 更多阅览 瑞士如何为保护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己力
相关内容 瑞士的联邦制怎样运行,从何而来?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11日 瑞士除了你知道的雪山、巧克力、军刀之外还是一个中立国和联邦制国家,讲4种语言。然而它到底是怎样成为联邦国家的?联邦制又是怎样运行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更多阅览 瑞士的联邦制怎样运行,从何而来?
相关内容 细说瑞士的全民公投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31日 瑞士的政治体系被公认为是比较稳定和平衡的体系,直接民主是瑞士政治系统的核心元素。瑞士民众可发起公民动议举行全民投票,参与国家决策。许多国家的人都希望也能像瑞士这样经常举行全民投票。然而瑞士的这些直接民主的形式,如公民动议和公民复决到底是怎么回事;瑞士的这种政治体系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简单地做一个概述。 更多阅览 细说瑞士的全民公投
相关内容 瑞士的稳定来自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民粹主义在多个国家崛起,传统联盟不再稳固。美国首富埃隆·马斯克将其颠覆性理念带入政府,而瑞士在全球动荡的局势中,却保持了一如既往的稳定。 更多阅览 瑞士的稳定来自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相关内容 瑞士在二战期间研发了内玛牌密码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1月12日 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出了比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Enigma)更先进的密码机:内玛(Nema)密码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瑞士在密码学即(加密技术)领域没有任何经验。然而,一群数学家和工程师在战争期间还是研发了一台密码机。 更多阅览 瑞士在二战期间研发了内玛牌密码机
相关内容 瑞士移民的亲身见证:感恩、自豪还是期望幻灭?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04日 尽管多数人认为瑞士的生活质量甚佳,发展机会也多,但融入的困境与各种失意亦是常态: 瑞士外国移民的现身说法反映了移民经历的多样性以及移民道路上常有的矛盾心态。 更多阅览 瑞士移民的亲身见证:感恩、自豪还是期望幻灭?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Pauline Turuban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请谈谈您的经历。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您来自哪个国家?您打算留下来还是去其他地方?您做这个决定用了多久,是什么促成了您这个决定? 参与讨论 2025年08月04日 30 赞 64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一位瑞士外交官二战时在日本的经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03日 80年前,美国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2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日本投降。瑞士驻日本特使卡米尔·戈尔热(Camille Gorg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往事,他的回忆录如今在日本也引起了轰动。 更多阅览 一位瑞士外交官二战时在日本的经历
相关内容 瑞士人怎么庆祝他们的国庆节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31日 8月1日瑞士人庆祝国庆,但殊不知这一天并不是宪法规定的国庆日。在这一天有许多传统习俗,除了放烟花,还有国家领导人讲话、农家早午餐、露天音乐会和其他节目。 更多阅览 瑞士人怎么庆祝他们的国庆节
相关内容 移民瑞士的人多数会几年后离开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30日 每100名移民来瑞士的人当中,大约有50到60人会在几年后离开瑞士。我们这里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更多阅览 移民瑞士的人多数会几年后离开
相关内容 文化援助缩水,全球南方创意人才与瑞士软实力双双受挫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23日 瑞士等西方国家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其中也包括对文化创意项目的资助。许多文化机构对此发出警告:这波削减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艺术界,将深远影响整个全球南方地区。 更多阅览 文化援助缩水,全球南方创意人才与瑞士软实力双双受挫
相关内容 一笔瑞士资助,让全球南方国家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23日 随着瑞士文化发展援助计划面临资金削减,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加纳艺术家伊布拉希姆·马哈马(Ibrahim Mahama),探讨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更多阅览 一笔瑞士资助,让全球南方国家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21日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沙特的数十亿美元能否揭示生命更长久、更健康的秘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18日 在现代生物技术界,长寿领域一直是生物技术研究中资金最为短缺的方向之一。现在,沙特阿拉伯,这个曾因石油而富裕的王国,正为这一领域抛出救命稻草。 更多阅览 沙特的数十亿美元能否揭示生命更长久、更健康的秘密?
相关内容 住房短缺是许多城市的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8日 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悄悄降温,但瑞士的房地产却高温不下,许多人开始抱怨房价及租金的上涨,让我们放眼国际,看看热点城市的政府之手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更多阅览 住房短缺是许多城市的问题
相关内容 瑞士四成居民有移民背景-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7日 瑞士约四成人口有移民背景,这一高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尽管瑞士庇护制度常引人关注,但数据显示,真正通过庇护身份定居的人只占少数,而绝大多数移民是为工作而来的欧洲人。 更多阅览 瑞士四成居民有移民背景-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27日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8日 刚刚过去的5月,瑞士通胀水平达到四年来最低的-0.1%,加之瑞郎的坚挺,瑞士可能回归负利率时代。 更多阅览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相关内容 100多年前,这位瑞士年轻人来过北京颐和园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7日 在成为法学教授之前,马克斯·胡贝尔(Max Huber)曾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环游世界,这个经历为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更多阅览 100多年前,这位瑞士年轻人来过北京颐和园
相关内容 茜茜、维多利亚与查尔斯:瑞士与欧洲王室的百年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6日 自19世纪以来,瑞士便与欧洲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贵族们把瑞士当作度假胜地的年代。而苏黎世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近日推出的新展,回顾了各国王室造访瑞士的历史,以及瑞士民众对这些访问的反应。 更多阅览 茜茜、维多利亚与查尔斯:瑞士与欧洲王室的百年关系
相关内容 瑞士家家都有家族纹章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5日 瑞士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传统-就是家庭纹章传统,无论是名人贵族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大多数家庭都曾有过自己的家庭纹章,这是一种盾形的标志,上面带有各种图案,这些图案显示着家族的姓氏、职业等特征。而现在这种传统也在濒临灭绝。 更多阅览 瑞士家家都有家族纹章
相关内容 瑞士房价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0日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瑞士人的住房自有率较低,三分之二的瑞士人都是租房而居,这是因为一方面瑞士人比较崇尚自由,不想被住房“绑定”在同一个地方;另一方面瑞士的房价也较高。然而各地房价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里向您介绍瑞士房价最高和最低的两座城市: 更多阅览 瑞士房价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相关内容 “那一年为躲避纳粹迫害我逃到了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8日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大批系统性屠杀,欧洲约600万犹太人死于这场劫难,生活在意大利的犹太人德贝内代蒂(Debenedetti)一家在厄运降临之前,有幸逃到了瑞士。家中的长子佛朗克·德贝内代在他的新书《两种语言,两种生活》一书中,讲述了他们一家逃往瑞士的经历,以及战争结束前他与家人在卢塞恩避难的日子,以及学德语的经历。 更多阅览 “那一年为躲避纳粹迫害我逃到了瑞士”
相关内容 瑞士有望在三年内迎来无人驾驶车辆上路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7日 瑞士则从十年前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车辆的受控测试。近期法律的变更使测试进入快车道,自动驾驶汽车和巴士在现实环境中投入运行的可能性正不断提升,预计大约三年内有望实现。 更多阅览 瑞士有望在三年内迎来无人驾驶车辆上路
相关内容 瑞士会步英国后尘吗?房地产专家警告住房建设不可误入歧途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6日 与中国不同,瑞士并不能按照住房需求将大量地块划归建设用地,英国也是如此。在保护自然环境与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之间,每个国家都要作出自己的选择。 更多阅览 瑞士会步英国后尘吗?房地产专家警告住房建设不可误入歧途
相关内容 诺华盯上老年人生意,老年病成药企争夺新高地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5日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正重返方兴未艾的老年病研究领域,瞄准的是老龄化社会中增长最快、回报潜力最大的赛道之一: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并希望由此打造出下一款重磅“明星药”。 更多阅览 诺华盯上老年人生意,老年病成药企争夺新高地
相关内容 “银色海啸”:人口变化会让瑞士房价大跌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3日 “当婴儿潮那一代开始出售他们的房屋,房地产市场就会崩盘,”一位巴塞尔的人口学家称。美国也在对“银色海啸”(老龄化浪潮)的影响进行预测。那么年轻一代能否等到房价腰斩呢? 更多阅览 “银色海啸”:人口变化会让瑞士房价大跌吗?
相关内容 瑞士如何成为“长寿圣地”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02日 几个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前往瑞士,寻找青春永驻的秘诀。那么,这个阿尔卑斯山中的小国是如何变成渴望长寿的人的圣地的呢? 更多阅览 瑞士如何成为“长寿圣地”
相关内容 我们如何工作:人工智能的使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29日 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生成工具无处不在,这对我们的工作当然也会产生影响。我们的主编Mark Livingston在这里回答您的相关问题。 更多阅览 我们如何工作:人工智能的使用
相关内容 不喧哗,自有声:瑞士建筑师希克的建筑哲学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24日 瑞士-捷克建筑师米罗斯拉夫·希克荣获2025年“梅拉·奥本海姆奖”(Meret Oppenheim Prize)。与那些抢眼夺目、引发全球热议的建筑风格不同,希克的建筑更偏爱沉静内敛的表达。 更多阅览 不喧哗,自有声:瑞士建筑师希克的建筑哲学
相关内容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23日 瑞士2022年健康调查的结果揭示了两性健康差距:55%的女性和44%的男性长期忍受着至少一种慢性疾病。同时,52%的瑞士男性有超重问题(包括肥胖症),该比例在女性中为34%。 更多阅览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相关内容 无房一代:在瑞士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19日 在许多国家,年轻人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瑞士也不例外。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个对买家极其不友好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这对下一代意味着什么。 更多阅览 无房一代:在瑞士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关内容 在瑞士的乌克兰人:“我曾热爱俄罗斯……却被驱逐出境”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16日 长居俄罗斯的乌克兰人娜塔莉亚对俄罗斯警官说,自己支持“世界和平”。结果:她在20年内被禁止入境俄罗斯。 更多阅览 在瑞士的乌克兰人:“我曾热爱俄罗斯……却被驱逐出境”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15日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相关内容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14日 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瑞士,周五是最受青睐的新生儿出生日,而周日最不受欢迎。 更多阅览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相关内容 瑞士“黄金签证”引争议,全球富豪迁徙保财富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12日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与更严苛的税收制度,正促使全球富豪大规模迁徙。在此移民浪潮之中,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外流创下历史新高,越来越多中国富豪正将目光投向更稳定、安全的新居所。瑞士,以其政治中立、优质生活和灵活居留政策,成为全球富人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更多阅览 瑞士“黄金签证”引争议,全球富豪迁徙保财富
相关内容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09日 从下个学年开始,瑞士下瓦尔登州(canton of Nidwalden)的小学生除教学需求或紧急联络需要外,将不得在校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08日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相关内容 用美国人的视角看瑞士的奇怪文化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5月04日 提起瑞士,人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富裕现代的国家,殊不知瑞士是一个非常传统务实的国家,现代的外表下藏着许多百年不变的文化习俗。一位美国人用局外人的眼光发现了瑞士的许多“奇怪”文化。 更多阅览 用美国人的视角看瑞士的奇怪文化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Céline Stegmüller 您的祖辈中,有瑞士人吗?您打算去瑞士走访他们曾经居住的地方吗? 如果您想探知自己的祖辈在”为了寻求更好生活“而离开瑞士之前的经历,我们很希望听到您寻根问祖的故事。 参与讨论 2025年07月25日 28 赞 49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iannis Mavris 您如何看待自己所在大洲的未来? 有些大洲似乎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它们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现实情况究竟如何? 参与讨论 2025年07月21日 4 赞 4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Pauline Turuban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请谈谈您的经历。 您是移民到瑞士的吗?您来自哪个国家?您打算留下来还是去其他地方?您做这个决定用了多久,是什么促成了您这个决定? 参与讨论 2025年08月04日 30 赞 64 留言 查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