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细说瑞士的全民公投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31日 瑞士的政治体系被公认为是比较稳定和平衡的体系,直接民主是瑞士政治系统的核心元素。瑞士民众可发起公民动议举行全民投票,参与国家决策。许多国家的人都希望也能像瑞士这样经常举行全民投票。然而瑞士的这些直接民主的形式,如公民动议和公民复决到底是怎么回事;瑞士的这种政治体系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简单地做一个概述。 更多阅览 细说瑞士的全民公投
相关内容 瑞士为何参加北约议会大会?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5日 提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无人机和政府峰会。但北约议会大会究竟是何方机构?而身为中立国的瑞士,又为何会参与其中? 更多阅览 瑞士为何参加北约议会大会?
相关内容 瑞士人为何要就电子身份证投两次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5日 在瑞士,针对同一个议题可以有多次全国投票:电子身份证问题投过两次,养老金问题就更多了,仅本世纪就投过十几回。但这不是政客“磨”选民,而是代议民主的常态-提案变了,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更多阅览 瑞士人为何要就电子身份证投两次票?
相关内容 金钱在瑞士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23日 长期以来,瑞士的政治资金来源几乎无人知晓。直到最近,瑞士才开始迈出透明化的第一步,试图揭示政党和公投宣传背后的金主。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透明度究竟处于什么水平?一项跨国调查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也引发了对“金钱与政治”关系的更深层思考。 更多阅览 金钱在瑞士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关内容 瑞士或将针对承认巴勒斯坦国举行全民投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9日 瑞士一个公民委员会近日发起一项动议,要求政府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这项动议已获联邦确认有效,即将进入征集签名阶段。若最终通过,瑞士政府将被迫在宪法框架下向联合国提交承认声明。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国际立场分化的背景下,这一动议引发瑞士社会广泛关注,也让瑞士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 更多阅览 瑞士或将针对承认巴勒斯坦国举行全民投票
相关内容 与美联储相比,瑞士的中央银行到底有多独立?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6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亲密顾问进入美联储,引发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广泛担忧。专家警告,这种干预不仅威胁货币政策的稳定,也可能损害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相比之下,瑞士通过宪法保障央行独立,制度更为稳固。 更多阅览 与美联储相比,瑞士的中央银行到底有多独立?
相关内容 瑞士议会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1日 瑞士人民党2024年提出的设定瑞士人口上限的提案要求。如果瑞士人口接近1000万人,政府要通过限制移民遏制人口增长。然而,瑞士政府及议会先后表示了反对。 更多阅览 瑞士议会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相关内容 9月28日公投结果:瑞士将废除“假定租金税”,并将引入电子身份证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8日 9月28日公投日,瑞士政府和议会得偿所愿:联邦级的两项议案-废除“假定租金税”和引入电子身份证-均获得通过。 更多阅览 9月28日公投结果:瑞士将废除“假定租金税”,并将引入电子身份证
相关内容 2025年9月28日瑞士全民公投结果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8日 周日,瑞士选民就两项联邦法案进行投票。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所有投票结果。 更多阅览 2025年9月28日瑞士全民公投结果
相关内容 电子身份证、假定租金税:瑞士举行全民公投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7日 9月28日,瑞士选民需就“引入电子身份证”和“取消假定租金税”两项议案向投出自己的一票。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票数可能占优。公投结果将在9月28日同日公布。 更多阅览 电子身份证、假定租金税:瑞士举行全民公投
相关内容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09日 9月28日,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将就有关严格使用吹叶机的新规进行公投。这是民主制度的矫枉过正,还是喧嚣背后的合理诉求? 更多阅览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相关内容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从事志愿服务,为什么还不够?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5日 瑞士公益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志愿者监测报告》显示,热心投入志愿工作的人往往更能理解妥协文化及民主制度。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从事志愿服务,为什么还不够?
相关内容 在人口走私与恐怖主义肆虐之际,瑞士在非洲热点地区着眼根源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24日 当法国与美国被迫从战略要地尼日尔撤军,使俄罗斯与中国得以趁势扩大影响时,瑞士却仍在这个西非国家持续开展工作,致力于解决该地区诸多问题的根源-贫困。 更多阅览 在人口走私与恐怖主义肆虐之际,瑞士在非洲热点地区着眼根源问题
相关内容 理解乌克兰战争,先要读懂东欧史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2日 曾几何时,东欧历史在公众视野中几乎是个“冷门话题”。如今,它却频频出现在媒体、课堂与政策辩论中。发生在乌克兰的战争不仅改变了地缘政治的格局,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曾被视为“欧洲边缘”的地区。 更多阅览 理解乌克兰战争,先要读懂东欧史
相关内容 俄罗斯筑起“数字铁幕”:数百万民众被困信息高墙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16日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数百万俄罗斯人正越来越难以绕过政府设置的网络封锁,访问国际网站。 更多阅览 俄罗斯筑起“数字铁幕”:数百万民众被困信息高墙
相关内容 关于瑞士的假新闻为何牵扯到国家安全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05日 瑞士不再中立的不实说法正在国际上传播,瑞士必须在国外纠正这种偏见、树立正确的形象。一篇来自Benjamin von Wyl的分析文章。 更多阅览 关于瑞士的假新闻为何牵扯到国家安全问题?
相关内容 “讽刺艺术的发展道路正变得越来越窄”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8日 帕特里克·沙帕特(Patrick Chappatte)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瑞士/黎巴嫩双籍漫画家。他指出,讽刺作品仍然保持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更多阅览 “讽刺艺术的发展道路正变得越来越窄”
相关内容 美国退场、国际秩序动摇:瑞士如何继续守护民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18日 25年前,瑞士为自己设定了一项使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民主。到了2025年,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面临重新定位。 更多阅览 美国退场、国际秩序动摇:瑞士如何继续守护民主?
相关内容 应对虚假信息,瑞士是否需要精神国防2.0战略?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17日 美国新政府上台,国际形势正在大洗牌,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增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抵御外来宣传对社会带来的威胁,成为许多国家的关注焦点,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瑞士现在也开始对此展开讨论。 更多阅览 应对虚假信息,瑞士是否需要精神国防2.0战略?
相关内容 反击言论:怎样应对网络中的仇恨言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03日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的普及,网络仇恨言论也日益猖獗。这些言论不仅对特定群体造成心理伤害,还可能煽动现实中的暴力行为。瑞士一些民间组织倡导用反击言论来应对仇恨言论。 更多阅览 反击言论:怎样应对网络中的仇恨言论
相关内容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27日 近年来,社交媒体从曾经的“数字市政广场”逐渐演变成充满噪音的舆论场,人工智能的兴起让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自动生成的内容泛滥,让真假信息难辨,公共讨论空间的内容更趋碎片化。 更多阅览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相关内容 瑞士公开一份爆炸性调查报告:中国在瑞士对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施压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14日 瑞士政府2月12日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对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人采取了恐吓措施。这份报告会带来什么后果,尚不可知。中国外交部已经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更多阅览 瑞士公开一份爆炸性调查报告:中国在瑞士对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施压
相关内容 关于Meta放宽审核-言论自由是一项人权,但“绝对的言论自由”不是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12日 Meta(原名Facebook)公司在美国放宽审查政策,终止了旨在识别和处理错误信息的”第三方事实核查“计划,同时启用“社区笔记”模式进行内容管理。专家表示,这是该公司与特朗普政府之间的默契之举。联合国和欧盟的”政策堡垒“能够真正捍卫言论自由吗? 更多阅览 关于Meta放宽审核-言论自由是一项人权,但“绝对的言论自由”不是
相关内容 冲进美国国会大厦的是些什么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07日 新冠疫情不仅改变了全球的公共卫生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动态。尤其在美国和欧洲社会出现了一些“怪异”现象:防疫措施激起民愤;阴谋论满天飞;有人闯入美国国会,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更多阅览 冲进美国国会大厦的是些什么人?
相关内容 瑞士人为何要就电子身份证投两次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5日 在瑞士,针对同一个议题可以有多次全国投票:电子身份证问题投过两次,养老金问题就更多了,仅本世纪就投过十几回。但这不是政客“磨”选民,而是代议民主的常态-提案变了,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更多阅览 瑞士人为何要就电子身份证投两次票?
相关内容 数字新闻是民主的保障:“CalMatters”用地方新闻撑起一方民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占领着媒体头条,主宰着当今的媒体格局。为应对此挑战,美国加州推出了一个面向媒体从业者的数字调研平台-希望以此维护社会民主。 更多阅览 数字新闻是民主的保障:“CalMatters”用地方新闻撑起一方民主
相关内容 让人工智能参与投票是个好主意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17日 让人工智能参与投票和选举,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样做。观看视频,了解为什么这可能是个坏主意。 更多阅览 让人工智能参与投票是个好主意吗?
相关内容 社会评分:西方正在步中国的后尘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4日 “社会评分”不仅是中国的现实,也可能是西方的未来?瑞士数据保护专员警告:在民主外表之下,某些国家正悄然走上“信息极权”的道路。我们该如何在数字社会中守住个人自由的最后防线? 更多阅览 社会评分:西方正在步中国的后尘吗?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会选择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29日 瑞士是举办全民投票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也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演练场。如果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参加投票会有什么结果?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投票中的举止与人类存在差异。 更多阅览 人工智能会选择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
相关内容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会威胁瑞士这样的民主国家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6月26日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甚至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担忧,人们担心自己的周围也会出现类似系统。目前一个瑞士团队正在研究民主国家该如何防范社会评分系统的侵入。 更多阅览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会威胁瑞士这样的民主国家吗?
相关内容 拒绝使用智能手机,是一种生活选择,更是一种政治表达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18日 在人人低头刷屏的时代,一位记者和一位哲学家聊了聊,为什么他们至今坚持不用智能手机,听听他们如何看待这个看似“逆流而行”的选择。 更多阅览 拒绝使用智能手机,是一种生活选择,更是一种政治表达
相关内容 瑞士联邦制如何催生“数字人格权”?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4月01日 近年来,瑞士的两个州做出了一项令全球无数数字权利倡导者梦寐以求的尝试-他们率先在宪法中写入了面向数字时代的新型权利保护机制。被称作“数字人格完整权”(digital integrity)的理念正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更多阅览 瑞士联邦制如何催生“数字人格权”?
相关内容 数字孪生:当AI被用于治国理政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11日 数字孪生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现在一位瑞士教授及他的美国同事提出将这项AI技术用于民主制度的变革,旨在加强民主活力。如果他们的设想成真,那么每位公民的数字孪生体将代替真人参加全民投票,做出决策。然而,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政治系统,充满创意也任重道远。 更多阅览 数字孪生:当AI被用于治国理政
相关内容 反击言论:怎样应对网络中的仇恨言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3月03日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的普及,网络仇恨言论也日益猖獗。这些言论不仅对特定群体造成心理伤害,还可能煽动现实中的暴力行为。瑞士一些民间组织倡导用反击言论来应对仇恨言论。 更多阅览 反击言论:怎样应对网络中的仇恨言论
相关内容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27日 近年来,社交媒体从曾经的“数字市政广场”逐渐演变成充满噪音的舆论场,人工智能的兴起让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自动生成的内容泛滥,让真假信息难辨,公共讨论空间的内容更趋碎片化。 更多阅览 碎片化时代,网络平台是民主的推手还是绊脚石?
相关内容 数字新闻是民主的保障:“CalMatters”用地方新闻撑起一方民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占领着媒体头条,主宰着当今的媒体格局。为应对此挑战,美国加州推出了一个面向媒体从业者的数字调研平台-希望以此维护社会民主。 更多阅览 数字新闻是民主的保障:“CalMatters”用地方新闻撑起一方民主
相关内容 金钱在瑞士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23日 长期以来,瑞士的政治资金来源几乎无人知晓。直到最近,瑞士才开始迈出透明化的第一步,试图揭示政党和公投宣传背后的金主。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透明度究竟处于什么水平?一项跨国调查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也引发了对“金钱与政治”关系的更深层思考。 更多阅览 金钱在瑞士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关内容 多边主义还能捍卫民主吗?联合国体系在全球动荡中面临考验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13日 在全球秩序动荡、民主退潮的背景下,多边主义还能守住民主底线吗?美国退场、中国角色上升,联合国体系正面临重塑。研究警告:民主倒退国家或正借助国际组织反向操控规则。联合国还能代表民主? 更多阅览 多边主义还能捍卫民主吗?联合国体系在全球动荡中面临考验
观点 相关内容 两极分化的另一张面孔是腐败与暴力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15日 在西欧,它表现为政治理念的撕裂;在东欧,却往往与腐败、黑手党和对法治的破坏密不可分。如果国际社会未能识别这两种“病症”的根本差异,民主促进可能变成民主破坏。 更多阅览 两极分化的另一张面孔是腐败与暴力
相关内容 瑞士投票年龄下调:16岁年轻人准备好了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7日 16岁的青少年应不应该拥有投票权?在瑞士,这一议题从未真正离开过政治议程,但大多数时候都会被断然否决。放眼全球,有一项指数显示,这样的改革举措未必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参与度。 更多阅览 瑞士投票年龄下调:16岁年轻人准备好了吗?
相关内容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0日 8月底台湾将就不久前被关闭的核电站是否应继续服役进行全民投票。这类与核能有关的投票往往是一种对长期风险的预测;在台湾,人们还要考虑到来自中国大陆的风险。 更多阅览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相关内容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16日 现在出现一种潮流,专制国家的数量在增多,民主国家的数量在减少,有关民主能带来和平的说法受到挑战,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听他们怎么分析。 更多阅览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相关内容 政治人物的阴暗性格已成选举优势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6日 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展现出自恋或冷酷一面的领导人,往往更容易赢得持有极端观点选民的支持。随着“人格政治”日渐凸显,这一趋势正在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民主实践? 更多阅览 政治人物的阴暗性格已成选举优势
相关内容 冲进美国国会大厦的是些什么人?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2月07日 新冠疫情不仅改变了全球的公共卫生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动态。尤其在美国和欧洲社会出现了一些“怪异”现象:防疫措施激起民愤;阴谋论满天飞;有人闯入美国国会,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更多阅览 冲进美国国会大厦的是些什么人?
相关内容 2025年将为世界民主带来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12月28日 虚假信息、反体制力量和更多的网络仇恨:2024“超级选举年”对民主辩论的影响,只有在2025年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更多阅览 2025年将为世界民主带来什么?
相关内容 站在欧盟和俄罗斯十字路口的中立小国: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尔多瓦是从前苏联分裂出来的一个小国,现在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自2022年2月以来,摩尔多瓦共和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瑞士是摩尔多瓦的重要资助国,在摩尔多瓦的民主教育和乌克兰人的融入问题上伸出了援手。 更多阅览 站在欧盟和俄罗斯十字路口的中立小国:摩尔多瓦共和国
相关内容 瑞士资助摩尔多瓦学校中的民主教育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10月27日 在摩尔多瓦,《社会教育》是学校里一门深受喜爱的学科,这门课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授课,由瑞士资助。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前往摩尔多瓦拜访了一所俄语和和一所罗马尼亚语学校。 更多阅览 瑞士资助摩尔多瓦学校中的民主教育
相关内容 瑞士为何参加北约议会大会?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5日 提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无人机和政府峰会。但北约议会大会究竟是何方机构?而身为中立国的瑞士,又为何会参与其中? 更多阅览 瑞士为何参加北约议会大会?
相关内容 瑞士人为何要就电子身份证投两次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5日 在瑞士,针对同一个议题可以有多次全国投票:电子身份证问题投过两次,养老金问题就更多了,仅本世纪就投过十几回。但这不是政客“磨”选民,而是代议民主的常态-提案变了,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更多阅览 瑞士人为何要就电子身份证投两次票?
相关内容 数字新闻是民主的保障:“CalMatters”用地方新闻撑起一方民主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1月0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占领着媒体头条,主宰着当今的媒体格局。为应对此挑战,美国加州推出了一个面向媒体从业者的数字调研平台-希望以此维护社会民主。 更多阅览 数字新闻是民主的保障:“CalMatters”用地方新闻撑起一方民主
相关内容 在人口走私与恐怖主义肆虐之际,瑞士在非洲热点地区着眼根源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24日 当法国与美国被迫从战略要地尼日尔撤军,使俄罗斯与中国得以趁势扩大影响时,瑞士却仍在这个西非国家持续开展工作,致力于解决该地区诸多问题的根源-贫困。 更多阅览 在人口走私与恐怖主义肆虐之际,瑞士在非洲热点地区着眼根源问题
相关内容 金钱在瑞士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23日 长期以来,瑞士的政治资金来源几乎无人知晓。直到最近,瑞士才开始迈出透明化的第一步,试图揭示政党和公投宣传背后的金主。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透明度究竟处于什么水平?一项跨国调查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也引发了对“金钱与政治”关系的更深层思考。 更多阅览 金钱在瑞士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关内容 为什么瑞士人这么信任他们的政府? 瑞士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国家,拥有稳定的货币和稳定的生活模式:与全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在瑞士似乎一切进展顺利,而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政府的高度信任。 更多阅览 为什么瑞士人这么信任他们的政府?
相关内容 多边主义还能捍卫民主吗?联合国体系在全球动荡中面临考验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13日 在全球秩序动荡、民主退潮的背景下,多边主义还能守住民主底线吗?美国退场、中国角色上升,联合国体系正面临重塑。研究警告:民主倒退国家或正借助国际组织反向操控规则。联合国还能代表民主? 更多阅览 多边主义还能捍卫民主吗?联合国体系在全球动荡中面临考验
相关内容 瑞士或将针对承认巴勒斯坦国举行全民投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9日 瑞士一个公民委员会近日发起一项动议,要求政府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这项动议已获联邦确认有效,即将进入征集签名阶段。若最终通过,瑞士政府将被迫在宪法框架下向联合国提交承认声明。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国际立场分化的背景下,这一动议引发瑞士社会广泛关注,也让瑞士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 更多阅览 瑞士或将针对承认巴勒斯坦国举行全民投票
相关内容 与美联储相比,瑞士的中央银行到底有多独立?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6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亲密顾问进入美联储,引发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广泛担忧。专家警告,这种干预不仅威胁货币政策的稳定,也可能损害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相比之下,瑞士通过宪法保障央行独立,制度更为稳固。 更多阅览 与美联储相比,瑞士的中央银行到底有多独立?
相关内容 理解乌克兰战争,先要读懂东欧史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2日 曾几何时,东欧历史在公众视野中几乎是个“冷门话题”。如今,它却频频出现在媒体、课堂与政策辩论中。发生在乌克兰的战争不仅改变了地缘政治的格局,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曾被视为“欧洲边缘”的地区。 更多阅览 理解乌克兰战争,先要读懂东欧史
相关内容 瑞士议会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10月01日 瑞士人民党2024年提出的设定瑞士人口上限的提案要求。如果瑞士人口接近1000万人,政府要通过限制移民遏制人口增长。然而,瑞士政府及议会先后表示了反对。 更多阅览 瑞士议会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Elena Servettaz 限制互联网访问给您带来哪些直观影响? 互联网服务的关闭和封锁不仅会扰乱日常生活,还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扭曲选举结果并对经济造成损害。 参与讨论 2025年09月30日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9月28日公投结果:瑞士将废除“假定租金税”,并将引入电子身份证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8日 9月28日公投日,瑞士政府和议会得偿所愿:联邦级的两项议案-废除“假定租金税”和引入电子身份证-均获得通过。 更多阅览 9月28日公投结果:瑞士将废除“假定租金税”,并将引入电子身份证
相关内容 2025年9月28日瑞士全民公投结果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8日 周日,瑞士选民就两项联邦法案进行投票。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所有投票结果。 更多阅览 2025年9月28日瑞士全民公投结果
相关内容 电子身份证、假定租金税:瑞士举行全民公投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7日 9月28日,瑞士选民需就“引入电子身份证”和“取消假定租金税”两项议案向投出自己的一票。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票数可能占优。公投结果将在9月28日同日公布。 更多阅览 电子身份证、假定租金税:瑞士举行全民公投
相关内容 在瑞士堕胎将免费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23日 在瑞士允许孕期12周内堕胎,然而一项新规的出现还是引发了轩然大波。新规规定堕胎费用将由医疗保险公司全部承担,左翼认为这是女权主义的里程碑,而保守派则对此表示愤慨。瑞士政界在做出决定之时并未考虑到影响,这在瑞士政界实属罕见。 更多阅览 在瑞士堕胎将免费
相关内容 俄罗斯筑起“数字铁幕”:数百万民众被困信息高墙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16日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数百万俄罗斯人正越来越难以绕过政府设置的网络封锁,访问国际网站。 更多阅览 俄罗斯筑起“数字铁幕”:数百万民众被困信息高墙
观点 相关内容 两极分化的另一张面孔是腐败与暴力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15日 在西欧,它表现为政治理念的撕裂;在东欧,却往往与腐败、黑手党和对法治的破坏密不可分。如果国际社会未能识别这两种“病症”的根本差异,民主促进可能变成民主破坏。 更多阅览 两极分化的另一张面孔是腐败与暴力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Benjamin von Wyl 您的国家能够抵御反民主势力吗? 自2024年以来,专制国家的数量再次超过民主国家。独裁政权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包括使用混合战争和宣传手段,以损害民主国家。 参与讨论 2025年09月11日 18 赞 68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09日 9月28日,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将就有关严格使用吹叶机的新规进行公投。这是民主制度的矫枉过正,还是喧嚣背后的合理诉求? 更多阅览 在苏黎世“吹树叶”要注意了
相关内容 关于瑞士的假新闻为何牵扯到国家安全问题?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9月05日 瑞士不再中立的不实说法正在国际上传播,瑞士必须在国外纠正这种偏见、树立正确的形象。一篇来自Benjamin von Wyl的分析文章。 更多阅览 关于瑞士的假新闻为何牵扯到国家安全问题?
相关内容 民主与繁荣,谁决定谁?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6日 几十年来,“繁荣的承诺”一直是推动全球民主化的重要论据。然而,近期这一叙事已陷入被动-即便瑞士这样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今天,当中国等威权体制国家在经济上不断崛起,而西方民主国家却饱受内部分歧与增长乏力困扰时,我们不得不重新追问:民主真的还能带来繁荣吗? 更多阅览 民主与繁荣,谁决定谁?
相关内容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从事志愿服务,为什么还不够?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5日 瑞士公益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志愿者监测报告》显示,热心投入志愿工作的人往往更能理解妥协文化及民主制度。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从事志愿服务,为什么还不够?
相关内容 瑞士的民主缘何能成为高负债日本的榜样?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5日 一位日本的金融专家发现,瑞士的直接民主在财政预算和税收方面起到了积极影响,这或许能为日本平衡预算、赢得政治信任提供借鉴。 更多阅览 瑞士的民主缘何能成为高负债日本的榜样?
相关内容 瑞士人家门口的村民投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8日 瑞士的政治制度非常特别,国家、州和城镇各有各的职权范围。很多时候决策权还在民众手中,比如外籍人是否能入籍,有些城镇要由居民投票决定。在瑞士的许多城镇,许多事物都不是由市政决定,而是由当地的村民大会决定,这种系统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更多阅览 瑞士人家门口的村民投票
相关内容 “讽刺艺术的发展道路正变得越来越窄”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8日 帕特里克·沙帕特(Patrick Chappatte)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瑞士/黎巴嫩双籍漫画家。他指出,讽刺作品仍然保持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更多阅览 “讽刺艺术的发展道路正变得越来越窄”
相关内容 瑞士投票年龄下调:16岁年轻人准备好了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7日 16岁的青少年应不应该拥有投票权?在瑞士,这一议题从未真正离开过政治议程,但大多数时候都会被断然否决。放眼全球,有一项指数显示,这样的改革举措未必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参与度。 更多阅览 瑞士投票年龄下调:16岁年轻人准备好了吗?
相关内容 瑞士买房自住:不出租,也要交“房东税”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3日 房东出租房产,并为所得的租金收入缴税,这是天经地义。但在瑞士,就算你买了房子自己住,也要搞清“如果出租这套房产可以挣到多少租金”?因为你必须为这一虚拟的租金真金白银地纳税。不公平?很难说。 更多阅览 瑞士买房自住:不出租,也要交“房东税”
相关内容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0日 8月底台湾将就不久前被关闭的核电站是否应继续服役进行全民投票。这类与核能有关的投票往往是一种对长期风险的预测;在台湾,人们还要考虑到来自中国大陆的风险。 更多阅览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iannis Mavris 您如何看待自己所在大洲的未来? 有些大洲似乎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它们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现实情况究竟如何? 参与讨论 2025年07月21日 39 赞 30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让人工智能参与投票是个好主意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17日 让人工智能参与投票和选举,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样做。观看视频,了解为什么这可能是个坏主意。 更多阅览 让人工智能参与投票是个好主意吗?
相关内容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16日 现在出现一种潮流,专制国家的数量在增多,民主国家的数量在减少,有关民主能带来和平的说法受到挑战,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听他们怎么分析。 更多阅览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相关内容 跟踪行为在瑞士将被视作刑事犯罪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7日 在瑞士,跟踪行为将明确受到法律制裁。瑞士议会于6月26日达成一致,将跟踪骚扰行为纳入《刑法典》。 更多阅览 跟踪行为在瑞士将被视作刑事犯罪
相关内容 政治人物的阴暗性格已成选举优势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7月06日 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展现出自恋或冷酷一面的领导人,往往更容易赢得持有极端观点选民的支持。随着“人格政治”日渐凸显,这一趋势正在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民主实践? 更多阅览 政治人物的阴暗性格已成选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