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国际日内瓦

我们从国际日内瓦出发,报道全球事务,重点关注人道主义援助、缓解冲突和气候变化话题。我们的记者活跃在联合国总部,可以直接获得一手资料。

相关内容

达沃斯光环渐逝:世界经济论坛能否自救?

2024年1月达沃斯年会现场拍摄的世界经济论坛标识。

此内容发布于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瑞士主办机构正深陷丑闻漩涡,面临存亡危机。内部人士透露,其命运或将取决于明年年会的成败。

更多阅览 达沃斯光环渐逝:世界经济论坛能否自救?

更多关于国际日内瓦的资料

瑞士不再跟欧盟步调一致,部分乌克兰难民恐被拒收

相关内容

瑞士在乌克兰难民政策上与欧盟分道扬镳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计划自11月起对部分乌克兰难民的接收设置限制,称这个饱受战火洗礼的国家已有七个地区足够安全,居民可以留在当地。然而,靠近前线的民众对此表示怀疑,指出俄军仍在这些地区持续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更多阅览 瑞士在乌克兰难民政策上与欧盟分道扬镳
瑞士因中风死亡的患者比例已从22.7%降至10.5%。

相关内容

二十年来瑞士中风死亡率减半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里,瑞士的中风相关死亡人数已减少一半。这项研究于10月29日的“世界中风日”前夕公布,可见预防与急救措施正逐渐见效。

更多阅览 二十年来瑞士中风死亡率减半
瑞士因其历史上的中立地位等因素,成为2026年欧安组织主席国的共识候选人

相关内容

瑞士接任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该组织是否仍有意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中立成2026年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欧安组织成立30年来,以共识为原则,覆盖北半球多地。但面临俄乌冲突等外部挑战,以及内部决策机制缺陷,组织陷入危机,合法性受质疑。专家认为其仍有价值,瑞士任主席国需平衡各方关切并积极促进对话。

更多阅览 瑞士接任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该组织是否仍有意义?
随着全球需求激增,沙子正悄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甚至引发外交冲突与生态危机。

相关内容

沙子短缺,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沙子,听起来平凡,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从混凝土到玻璃,从电子产品到人工岛屿,它无处不在,却鲜有人注意。随着全球需求激增,沙子正悄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甚至引发外交冲突与生态危机。

更多阅览 沙子短缺,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Displaced Palestinians return to retrieve their belongings from their homes in the area where the Israeli army operated in the northern Gaza Strip on Wednesday, June 4, 2025. (AP Photo/Jehad Alshrafi)

相关内容

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与人道主义援助体系崩溃

此内容发布于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将该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体系推向崩溃边缘。本篇瑞士资讯特别报道从日内瓦发回——这座数十年来被视为人道主义法与国际援助外交核心的城市——旨在记录加沙地区人道主义灾难的惨烈程度。

更多阅览 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与人道主义援助体系崩溃
联合国成立80周年特别大会,2025年9月22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相关内容

多边主义还能捍卫民主吗?联合国体系在全球动荡中面临考验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秩序动荡、民主退潮的背景下,多边主义还能守住民主底线吗?美国退场、中国角色上升,联合国体系正面临重塑。研究警告:民主倒退国家或正借助国际组织反向操控规则。联合国还能代表民主?

更多阅览 多边主义还能捍卫民主吗?联合国体系在全球动荡中面临考验
SWI

相关内容

700天时间线:中东战争与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瑞士作为《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s)的保存国,一再强调结束中东敌对的必要性。但其立场因对以色列过度宽容而引发批评。

更多阅览 700天时间线:中东战争与瑞士
许多瑞士钟表制造商仍无法追踪他们所用黄金的来源。

相关内容

黄金可追溯性:瑞士制表业的短板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奢侈腕表行业是工艺、精准度和声望的全球标杆。但制造瑞士腕表所使用的原材料-尤其是黄金-究竟来自哪里?想知道答案,并不简单。

更多阅览 黄金可追溯性:瑞士制表业的短板
特朗普宣布对药品征收100%的关税。

相关内容

瑞士面临美国对药品征收100%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对瑞士高达39%的关税政策推行以来,瑞士药企如履薄冰,一直生活在特朗普政府药品降价的高压之下。然而,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将对药品征收100%的关税,重型货车和部分家具产品也未能幸免。

更多阅览 瑞士面临美国对药品征收100%关税
远离美国:瑞士正在与其他国家制定新的贸易协定

相关内容

远离美国:瑞士正在与其他国家制定新的贸易协定

此内容发布于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中美贸易战的波动,瑞士正在加快推动贸易多样化。作为全球贸易协定最密集的国家之一,瑞士不仅重新激活与印度、南方共同市场等长期停滞的谈判,还联合13国发起新倡议,力图在动荡的地缘政治中稳住自身经济战略。

更多阅览 远离美国:瑞士正在与其他国家制定新的贸易协定
2025年1月29日,从空中俯瞰加沙地带北部的贾巴利亚。据联合国统计,该巴勒斯坦飞地92%的住宅已被摧毁或损毁。

相关内容

何时“种族灭绝”才算种族灭绝?

此内容发布于 加沙正在发生种族灭绝吗?尽管越来越多的国际法专家作出肯定判断,但这个问题依然在产生分歧,尤其是在国家层面。那么,究竟谁有权对此定性?依据是什么?又会带来哪些后果?本文将为你进行解读。

更多阅览 何时“种族灭绝”才算种族灭绝?
观点

相关内容

种族灭绝:证明之路荆棘密布

此内容发布于 国际法庭必须裁定以色列在加沙被控犯下的种种罪行是否构成种族灭绝,而裁决的关键是证明其犯罪意图。

更多阅览 种族灭绝:证明之路荆棘密布
调查记者巴斯玛·穆斯塔法(Basma Mostafa)逃离了她的祖国埃及。

相关内容

埃及记者欧洲流亡期间遭遇跨国镇压

此内容发布于 埃及记者巴斯玛·穆斯塔法(Basma Mostafa)就在德国遭受了来自其原籍国向其施加的监视、恐吓以及威胁等一系列政治迫害。这位女记者的遭遇佐证了威权国家跨国镇压异见人士的现象已日趋严重。

更多阅览 埃及记者欧洲流亡期间遭遇跨国镇压
观点

相关内容

金砖国是不结盟国家的继承人

此内容发布于 在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又出现了冷战时期的结盟风气。欧洲各国包括瑞士在内又开始思考如何站队,而此时金砖国家则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东方与西方抗衡的重要阵营,而欧洲应该怎样对待金砖国家,一位政治学家在这篇社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更多阅览 金砖国是不结盟国家的继承人
特朗普关税冲击瑞士制表业

相关内容

特朗普关税冲击瑞士制表业

此内容发布于 自一个月前起,瑞士对美出口被加征39%的关税,瑞士制造的腕表尤受冲击。专业记者阿列克谢·塔尔哈诺夫在“日内瓦钟表日”探访了这一充满疑虑的行业。

更多阅览 特朗普关税冲击瑞士制表业
瑞士怎样面对美国征收39%关税?

相关内容

瑞士怎样面对美国征收39%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8 月1日,瑞士国庆节当日,美国总统宣布对瑞士征收前所未有的39%高昂出口关税,这对瑞士经济界如同一声惊雷,具体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目前尚不明了,但已能看出一些端倪。

更多阅览 瑞士怎样面对美国征收39%关税?
美国正式宣布对瑞士进口商品征收39%新关税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瑞士联邦主席卡琳·凯勒-苏特举行了电话会议。

相关内容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参加洛迦诺会议的代表包括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Austen Chamberlain)、法国外交部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德国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以及意大利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

相关内容

百年瑞士旧约,能否为给当下欧洲和平带来启示?

此内容发布于 乌克兰战火持续、美国孤立主义抬头、大国权力格局变化-如今欧洲正处于一个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十字路口。当和平再次成为欧洲大陆的紧迫命题,一百年前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否仍能为今天的决策者提供借鉴?

更多阅览 百年瑞士旧约,能否为给当下欧洲和平带来启示?
洛迦诺:一座因和平而被铭记的瑞士小城

相关内容

洛迦诺:一座因和平而被铭记的瑞士小城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宁静内敛的小城洛迦诺在1925年意外地成为一项重大外交成就的舞台-这场事件后来成为欧洲和解与和平的象征,并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多阅览 洛迦诺:一座因和平而被铭记的瑞士小城
2011年5月在日本发生福岛核泄露事件后不久,台湾核电站的员工们参加应急演习

相关内容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8月底台湾将就不久前被关闭的核电站是否应继续服役进行全民投票。这类与核能有关的投票往往是一种对长期风险的预测;在台湾,人们还要考虑到来自中国大陆的风险。

更多阅览 台湾重启核电投票意味着什么
当今世界,核军备竞赛死灰复燃,裁军谈判频频搁浅,冷战遗留的核弹头仍高悬全球头顶。

相关内容

80年后:从广岛到日内瓦,全球禁止核武器的斗争 

此内容发布于 在广岛遭受毁灭性核打击80年后,全球在核武器上的开支正急剧攀升。那么80年过去,核裁军为何裹足不前,反而迎来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广岛的历史悲剧是否已被人遗忘?让我们听听一位幸存者的警示。

更多阅览 80年后:从广岛到日内瓦,全球禁止核武器的斗争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Dominique Soguel

基于近期发生的事件,遵守核协议,到底是风险更大,还是回报更多?

伊朗一直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遭受多年的制裁,甚至遭到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与此同时,朝鲜则彻底无视所有规则,成功发展核武器,却几乎没有国家与之正面对抗。当遵守规则的国家落得更糟的局面,而违反规则者却能“得利避祸”,还有什么理由让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签署或信任核裁军协议?

4
13 留言
查看讨论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iannis Mavris

美国推出的新贸易规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

您认为美国关税政策会对您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请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32
30 留言
查看讨论
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Radu Jude)回归:他导演的无政府主义风格的《德古拉》,今年入围洛迦诺主竞赛单元。

相关内容

成龙亮相:洛迦诺电影节以黑色幽默回应现实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瑞士最重要的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邀请中国知名电影人成龙作为荣誉嘉宾。电影节8月6日正式开幕,其展映内容旨在回应当今世界的脉动。

更多阅览 成龙亮相:洛迦诺电影节以黑色幽默回应现实
原子弹爆炸数周后,一名战地记者站在广岛的废墟中。

相关内容

一位瑞士外交官二战时在日本的经历

此内容发布于 80年前,美国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2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日本投降。瑞士驻日本特使卡米尔·戈尔热(Camille Gorgé)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往事,他的回忆录如今在日本也引起了轰动。

更多阅览 一位瑞士外交官二战时在日本的经历
2018年11月,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乐玉成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Human Rights Council)上发言。

相关内容

特朗普撤援联合国,中国趁势填补权力真空

此内容发布于 据西方外交官透露,中国正加紧扩大其在联合国(UN)体系内的影响力,借助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多边主义的轻视之机,更为积极地安插官员,并更强势地推进北京的议程。

更多阅览 特朗普撤援联合国,中国趁势填补权力真空
日内瓦湖清理活动中,志愿者在收集湖畔的塑料垃圾。

相关内容

塑料污染全球条约:日内瓦的最后一搏

此内容发布于 日内瓦正筹备举行最后一轮谈判,预计会议将达成一项全球塑料污染防治条约。上次谈判受挫“流产”,紧张局势一如往常……

更多阅览 塑料污染全球条约:日内瓦的最后一搏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