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国际日内瓦

我们从国际日内瓦出发,报道全球事务,重点关注人道主义援助、缓解冲突和气候变化话题。我们的记者活跃在联合国总部,可以直接获得一手资料。

相关内容

塑料污染全球条约:日内瓦的最后一搏

日内瓦湖清理活动中,志愿者在收集湖畔的塑料垃圾。

此内容发布于 日内瓦正筹备举行最后一轮谈判,预计会议将达成一项全球塑料污染防治条约。上次谈判受挫“流产”,紧张局势一如往常……

更多阅览 塑料污染全球条约:日内瓦的最后一搏

更多关于国际日内瓦的资料

唐·桑纳雷释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地雷造成的伤害-43年前他踩到了一枚地雷。如今,他梦想能有一个没有这类武器的世界。

相关内容

从地雷废墟中走出的斗士:唐·桑纳雷释的故事

此内容发布于 43年前柬埔寨青年唐·桑纳雷释不幸踩到地雷失去双腿,后来他走上全球反地雷之路,并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面对东欧多国拟退出《渥太华条约》,他在日内瓦呼吁“别让我在2025年再次流泪”。

更多阅览 从地雷废墟中走出的斗士:唐·桑纳雷释的故事
2022年的阿富汗喀布尔,数名因地雷失去双腿的男子在国际红十字会(CICR)设立的康复中心学习使用新安装的义肢。

相关内容

为何五个欧洲国家希望重新允许使用杀伤人员地雷

此内容发布于 面对俄罗斯威胁,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与芬兰拟退出《渥太华条约》,可能新启杀伤人员地雷。这是自条约生效以来首次有缔约国退出,联合国和国际红会发出严重警告。本文对此进行深度分析。

更多阅览 为何五个欧洲国家希望重新允许使用杀伤人员地雷
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由俄罗斯主持的纽约安理会会议上举起《联合国宪章》。

相关内容

《联合国宪章》:耄耋之年,老了吗?

此内容发布于 八十年前的6月26日,《联合国宪章》签署诞生了。在当今的国际政治背景中,《联合国宪章》究竟还保有什么作用?我们通过以下五个问题给出答案。

更多阅览 《联合国宪章》:耄耋之年,老了吗?
90秒带你了解全球死刑现状 

相关内容

90秒带你了解全球死刑现状 

此内容发布于 尽管全球废除死刑的趋势仍在持续,2024年全球死刑执行数量却出现上升。长期以来积极推动废除死刑的瑞士,至今仍坚定不移地支持这一立场。

更多阅览 90秒带你了解全球死刑现状 
观点

相关内容

瑞士如何在2026年担任欧安组织主席国期间有所作为

此内容发布于 明年瑞士将担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主席国,这对瑞士是一个挑战,因为国际政治形势风云莫测,瑞士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欧安组织今年来已经今非昔比,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失去了重要参与者的身份,所以瑞士明年的主席国一职很有可能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更多阅览 瑞士如何在2026年担任欧安组织主席国期间有所作为
赫尔辛基协定

相关内容

1975年8月在赫尔辛基究竟签署了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50年前,冷战中的35国在芬兰签署《赫尔辛基协定》,承诺尊重边界、和平解决争端,保障人权与信息自由。50年后战争却重回欧洲,人权再次遭遇挑战。重温该协定不仅是为纪念,更是追问当下。

更多阅览 1975年8月在赫尔辛基究竟签署了什么?
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

相关内容

瑞士媒体:中国外长说了实话:俄罗斯绝不能输!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理由是这不符合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台湾民众开始为中国入侵台湾的战争做准备,台湾军队防御训练也让许多人感到不安;中国正陷入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工业扩张引发的价格战危机。

更多阅览 瑞士媒体:中国外长说了实话:俄罗斯绝不能输!
2024年10月在洛桑召开的“乌克兰排雷行动会议”(Ukraine Mine Action Conference)期间,时任瑞士总统(右)维奥拉·安默赫德(Viola Amherd)与乌克兰总理(左)丹尼斯·什米哈尔(Denys Shmyhal)进行双边会晤。

相关内容

瑞士签署备受争议的乌克兰重建援助计划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7月10日,在罗马举行的“乌克兰重建会议”期间,瑞士与乌克兰签署了一项双边协议。该协议包含涉及瑞士企业参与乌克兰重建的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并因此广受争议。

更多阅览 瑞士签署备受争议的乌克兰重建援助计划
在尼泊尔大选中,一位80岁的老妇展示她大拇指,显示她投了票。

相关内容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此内容发布于 现在出现一种潮流,专制国家的数量在增多,民主国家的数量在减少,有关民主能带来和平的说法受到挑战,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听他们怎么分析。

更多阅览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萨莎·卢乔尼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2025年5月,84%的聊天机器人请求由环境足迹完全不透明的模型处理,其中也包括OpenAI。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巨头在隐藏其环境足迹”

此内容发布于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尚未充分揭示的环境成本。在日内瓦“人工智能惠及人类”(AI for Good)峰会召开前夕,专注于人工智能生态足迹的研究员萨莎·卢乔尼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她的批评。

更多阅览 “人工智能巨头在隐藏其环境足迹”
2022年8月2日,在乌克兰基辅地区,一名乌克兰士兵正在发射一架波兰制造的FlyEye WB Electronics SA侦察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目前已被乌克兰军队列装使用。

相关内容

战争形态重塑:无人机上战场,平民成靶子?

此内容发布于 从苏丹的沙漠,到加沙、黎巴嫩、乌克兰的街头巷尾,无人机正在重塑现代战争。过去,无人机只是少数几个大国用于反恐的专属利器,如今已遍布全球,近50个国家在冲突中部署了无人机。

更多阅览 战争形态重塑:无人机上战场,平民成靶子?
全球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位感到孤独。

相关内容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此内容发布于 在数字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异国他乡的亲人实时交流。但你知道吗?恰恰是这样的便利阻断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

更多阅览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瑞士的难民都是些什么人

相关内容

重要数据:瑞士的难民都是些什么人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一个著名的避难国,百年来这个阿尔卑斯山国为无数人在危难中提供了藏身之处。现在瑞士依然接收了许多难民,那么来瑞士申请庇护的都是些什么人,谁又比较容易得到在瑞士的庇护权呢?瑞士电视台SRF每月会发布的相关数据图表,展示瑞士在接收难民方面的情况。

更多阅览 重要数据:瑞士的难民都是些什么人
在瑞士派驻全球的外交代表机构中,四分之一设在威权国家。

相关内容

幕后故事:瑞士对政治犯的援助有多大影响力?

此内容发布于 中立的瑞士在全球人权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探监、外交对话、秘密协调等手段,瑞士支持政治犯争取自由,尤其在多个威权国家持续施压。这种低调的外交形式是否真能撼动结构性压迫?

更多阅览 幕后故事:瑞士对政治犯的援助有多大影响力?
2017年11月29日,巴塞罗那圣胡安德迪乌儿童医院,年轻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延斯(Jens)正进行外骨骼装置的适配治疗。他只是全球3亿名罕见病患者中的一员。

相关内容

从“孤儿病”到全球议题:罕见病迎来政策拐点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最大规模的卫生会议上,数百万罕见病患者的需求终于被正式确认为优先事项。如今,患者们期盼这一进展能推动制药企业和各国卫生主管部门改善诊断和治疗的可及性,让更多人早发现、早治疗、少走弯路。

更多阅览 从“孤儿病”到全球议题:罕见病迎来政策拐点
2025年3月18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Tom Fletcher)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安理会会议上,就加沙和中东局势发表讲话。

相关内容

联合国在中东还“有用”吗?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1月,在美国、埃及和卡塔尔的共同斡旋下,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了一项为期两个月的脆弱停火协议,目标是分三个阶段结束战争。尽管联合国在中东地区历来扮演着和平调解的关键角色,但此次联合国却并未参与相关进程。

更多阅览 联合国在中东还“有用”吗?
4月24日,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拜特拉希耶,巴勒斯坦人等待领取慈善厨房烹制的食物。

相关内容

绕过联合国?以色列推动日内瓦NGO接管加沙援助

此内容发布于 以色列打算落实一项由美国支持、颇具争议的提案,对加沙的援助交付模式进行全面改革。这一动作或将意味着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在这片被围困地带的角色走向终结。  

更多阅览 绕过联合国?以色列推动日内瓦NGO接管加沙援助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当天,约500名联合国职员在日内瓦举行集会,抗议当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多轮裁员。联合国正陷入严重困境。

相关内容

联合国改革方案既出,日内瓦群情激愤

此内容发布于 随着联合国深陷财政危机,秘书长古特雷斯计划对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岗位外迁到机构合并,这一系列方案不仅引发员工焦虑,更令日内瓦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更多阅览 联合国改革方案既出,日内瓦群情激愤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大约450家国际组织的官员们担心这座城市未来失去全球政治中心地位。

相关内容

特朗普削减开支,日内瓦努力捍卫“外交厨房”地位

此内容发布于 眼下,全球贸易陷入混乱、专制主义抬头、援助组织也因美国削减资金而步履维艰。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大约450家国际组织的官员们担心这座城市未来失去全球政治中心地位。

更多阅览 特朗普削减开支,日内瓦努力捍卫“外交厨房”地位
瑞士的全球外交角色

相关内容

小国也有大作为:瑞士的全球外交角色

在国家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是瑞士和平建设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这项工作通常以“斡旋”和“保护国任务”的形式展开,在当今世界冲突频发之际更显重要。

更多阅览 小国也有大作为:瑞士的全球外交角色
工人们正在卸载世卫组织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这是阿联酋为2022年9月苏丹洪灾的灾民提供的;仅不到一年,这个国家就陷入了战乱。

相关内容

当西方收手,谁来拯救人道主义体系?

此内容发布于 世界人道主义体系正面临巨大压力,因为传统的援助国捏紧了钱袋子。虽然中国、海湾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有可能增加援助,但大概率会绕开联合国。

更多阅览 当西方收手,谁来拯救人道主义体系?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Dorian Burkhalter

人道主义领域还有未来吗?怎样的未来?

美国、英国和瑞士-国际人道主义体系中几个最大的传统捐助国最近纷纷宣布削减援助预算。该领域陷入生存危机。哪些新的援助途径值得人道主义者去探索?

18
16 留言
查看讨论
日内瓦关税会谈之后,中美两国态度乐观。

相关内容

日内瓦磋商成功:中美同意下调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上周末(5月10-11日)于日内瓦举行的高级别贸易会谈之后,中国与美国达成一致,同意暂时下调彼此之间的关税。根据一份联合声明,该协议将临时适用90天。

更多阅览 日内瓦磋商成功:中美同意下调关税!
中国在生物技术行业正加速崛起。如今,中国已成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关键类别药物的全球最大开发者之一。

相关内容

“中美脱钩”加速,中国生物技术企业转向瑞士寻求合作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这个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上,中国企业也在寻求新的战略合作空间,并积极展现其“稳定、开放”的合作伙伴形象。在当下国际局势分化加剧的背景下,这种“西进式突围”是否会重塑全球生物技术行业格局?

更多阅览 “中美脱钩”加速,中国生物技术企业转向瑞士寻求合作
中美两国在关税政策上争执不下。

相关内容

中美贸易日内瓦谈判,瑞士重登国际外交舞台

此内容发布于 中美即将在日内瓦就关税问题展开正式会谈,被视为瑞士的一次外交胜利,而瑞士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正日益被边缘化。这是两国自贸易战升级以来首次正式磋商。瑞士在两强之间发挥中立桥梁作用,此举或有望恢复信任机制,为未来谈判铺路。

更多阅览 中美贸易日内瓦谈判,瑞士重登国际外交舞台
一名男子背着一袋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埃塞俄比亚分发的小麦。2023年,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算为400亿美元,在10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

相关内容

特朗普一声令下,人道主义援助领域陷入生存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人道主义援助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数百万受灾群众获得食物、医疗和庇护;改善了全球公共卫生状况,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教育机会;增强了全球团结和共同应对危机的能力,然而现在人道主义援助领域陷入了危机。

更多阅览 特朗普一声令下,人道主义援助领域陷入生存危机
制药业是瑞士最大的出口产业。

相关内容

在关税阴影下,瑞士如何守住“欧洲药谷”地位?

此内容发布于 随着美国对医药产品加征关税在即,全球制药业正面临一场深刻变局。这场政策风暴不仅可能推高患者用药成本、冲击行业稳定,也正迫使跨国药企重新评估全球布局,将部分投资从瑞士等传统药业中心转向美国本土。在“保护主义”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当下,瑞士作为欧洲制药中心还能守住其领先地位吗?

更多阅览 在关税阴影下,瑞士如何守住“欧洲药谷”地位?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在旧金山签署。

相关内容

战后80载,联合国之梦今何在?

此内容发布于 联合国诞生于1945年5月8日停战协定签署之后,承载着建立持久和平的愿景。一晃八十余载,极端主义的抬头与公开冲突的重现,正动摇着战后建立的各个国际机构的基石。

更多阅览 战后80载,联合国之梦今何在?
马达加斯加一家香草公司的工人在展示一捆棕色的香草豆荚。

相关内容

马达加斯加田间到瑞士味蕾:香草的连接之路

此内容发布于 香草为什么如此昂贵?在纪录片《香草的历程:从马达加斯加田野到瑞士风味》中,我们揭示了这种深受喜爱的香料从郁郁葱葱的马达加斯加田野一路跋涉,最终进入全球高端市场产品的跌宕历程。

更多阅览 马达加斯加田间到瑞士味蕾:香草的连接之路
瑞士作为欧洲中部的一个中立小国,也要面对现在的国际形势进行战略调整。

相关内容

应对虚假信息,瑞士是否需要精神国防2.0战略?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新政府上台,国际形势正在大洗牌,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增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抵御外来宣传对社会带来的威胁,成为许多国家的关注焦点,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瑞士现在也开始对此展开讨论。

更多阅览 应对虚假信息,瑞士是否需要精神国防2.0战略?
2024年9月,一枚SpaceX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将五颗商业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

相关内容

外太空冲突风险上升,瑞士欲扮“太空调解人”

此内容发布于 当全球主要太空强国加紧部署“太空战略”,太空早已不只是科技试验场,更是国际博弈的新前沿。但该领域规则缺失、冲突风险上升-太空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规范。瑞士希望将其“调解国”的角色从地球延伸至外太空。

更多阅览 外太空冲突风险上升,瑞士欲扮“太空调解人”
从2025年起,瑞士削减了对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教科文组织和全球教育伙伴关系组织的部分捐款。瑞士还计划大幅削减其他款项,特别是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妇女署的捐款。

相关内容

瑞士预算削减:国际日内瓦困境雪上加霜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决定削减对设在日内瓦的几个国际组织的部分捐款,其中包括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时,美国也暂停了对外援助。和平之都日内瓦上空乌云密布。

更多阅览 瑞士预算削减:国际日内瓦困境雪上加霜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